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1254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10

      一、科学编制产业规划(一)各化工园区按照“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和全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要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交通物流、环境和安全承载能力情况,以及资源、市场等基础条件,编制和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04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结合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监测评估和实施监管机制,持续推进柳江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试点工作,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2-30

      各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要紧密结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和“三区三线”划定原则,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确定园区四至范围,明确产业发展空间,坚持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同步推进,将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福建省组织2023年危险废物跨省转入利用计划集中申报和审核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2022-12-23

      三、加强危险废物转入及利用环境监管。各地要根据经营单位综合利用危废类别、工艺技术、经营状况、环境管理水平和本辖区环境承载能力,对经营单位申报的危险废物跨省转入计划,认真审核把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2-12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不断完善,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2-02

      乌江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应当与乌江流域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禁止在乌江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对生态系统有严重影响的产业。第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乌江流域水能...第五条乌江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乌江流域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11-30

      二、因地制宜提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我国县级地区数量大、类型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资源分布、饮食习惯、生活垃圾组分等各不相同,《指导意见》充分考虑县级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11-30

      第三条 节水工作应当严格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将水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条件,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28

      ,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第六条【调查评价机制】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水行政、林业和草原等有关主管部门,定期组织黄河流域土地、矿产、水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25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相关规划要求,科学评估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全面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大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22

      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坚持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为抓手,以引导产业集聚为核心,加快工业项目入园落地。全市共规划建设工业园区16个,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5年提高81.2%。...,要素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园区配套体系滞后、协同机制亟待健全等方面,与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须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22

      全面对接国家城镇化空间布局,围绕“一群双星多点”城镇空间布局,引导资源要素向城市群集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加强农村牧区供水设施建设,提升分散户的供水保障能力。以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到2025年,全区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2%。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09

      强化规划布局引导,根据区域重金属环境承载能力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合理确定区域涉重金属排放项目空间布局。...依法关停布局分散、生产能力小、生产设施简陋,不能整治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依法全面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涉重企业或生产线,推进涉重金属产业集中优化发展。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mark>环境</mark>准入清单》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08

      ,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一般管控单元以保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为目标,严格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01

      研究流域不同时空尺度水土要素耦合机制,建立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动态辨识方法和提升机制;创新黄河流域河湖生态流量核算技术方法,研发应用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动态监管与预警技术;评估能源—粮食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31

      第十一条 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矿产、水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来源:董战峰2022-10-25

      但产业结构优化空间依然很大,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生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不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等,目前大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或超过上限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10-10

      《行动方案》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赢。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10-02

      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绿色、循环、低碳、生态”理念,结合各地污泥总体规划、自然地理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根据处置的方式来确定污泥处理单元的组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污泥处理处置全链条技术路线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10-02

      同时,各地要根据污泥来源、产量和泥质,综合自然地理条件、用地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污泥处理路径和技术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污水收集处理取得显著成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明显增强,但“重水轻泥”现象仍未根本性扭转,现阶段污泥安全稳定处置成为制约城镇污水处理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