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天然气供应”相关结果970
      生物质能在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巨大潜力

      来源:理想能源网2021-10-09

      以碳排放强度计,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2.66、2.02和1.47吨co2/吨标煤。煤电产生的碳排放又是能源消费碳排放最大来源。...二、火电的保底和支持风、光电的作用无可替代对我国电力行业如何落实全国“双碳”目标,特别是对煤电机组今后在我国电力生产供应侧的位置的认识,虽然大部分观点认为煤电仍将起“压舱石”和“兜底”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较强的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10-08

      这原材料除蒸汽涨幅不算大,其他原材料铝矾土和钙粉基本上价格疯涨,疯涨还无法供应足够的原材料!所以价格一直在涨,然后快到十一假期,这个假期前就是出货多的时候,所以种种因素导致价格一直在涨!...再说聚合氯化铝,受制与天然气价格原因,除巩义热电厂周围蒸汽烘干的18家生产厂之外的,河南的其他厂家都停产了,目前我厂订单都是几百吨几百吨的接,但是价格呢,从18日晚上我接到我姑发的涨价信息时短信上还有具体产品价格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30

      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cstr厌氧消化”技术,年处理餐厨垃圾14.6万吨,沼气产量876万立方米/年、向天然气管网输送成品气525.6万立方米/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已被纳入广东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园区统筹垃圾焚烧、餐厨、污水、炉渣处理等废弃物处理项目,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在园区内循环使用,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炉渣制成环保砖用于市政道路铺设,实现园区内热、电、气供应协同联动,固体废弃物全链条处理,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双碳”目标下 煤炭工业如何应对新挑战

      来源:中国煤炭报2021-09-23

      根据2019年数据测算,同等热值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比价为1:7:3,可以说煤炭是我国最经济安全的能源资源。...建立多能融合供应体系将是“十四五”时期及未来一段时间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震惊 | 数千万人在垃圾堆里炼金?

      来源:华商韬略2021-09-23

      中科院院士师昌绪2008年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据估计,全球石油、天然气及煤炭将分别在40年、65年、162年之后消耗殆尽。...在上述报告中,苹果也表示,身处复杂的金供应链中,其正在努力提高经认证的再生金的用量。环保责任和压力,驱使苹果四处苦寻能提供低碳回收金属技术,并出具证明的厂商。优胜奈米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

      来源:农民日报2021-09-13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采用“太阳能+”方式,协同光伏、空气能、生物质能、跨季节储能等清洁能源,协同电能及天然气,形成清洁能源多能互补联供系统,可以实现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全年供应热水和电力。...兼具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分布广、供应稳定的优势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河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河南省统计局2021-09-07

      碳排放量大,对行业实现率先达峰带来较大挑战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碳

      来源:华尔街见闻2021-09-01

      据英国金融时报,金融数据提供商refinitiv的欧盟碳首席分析师ingvild sorhus称,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预期是推动碳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欧盟碳价格周一触及历史新高,环境监管收紧的前景以及本周供应的暂时性减少,将碳价格推至新的纪录。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8-31

      这些排放来自如取暖油、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一些燃料(如煤炭、废弃物)将在2023年逐步被囊括其中。...公众将进一步参与供应调整机制,以应对市场波动性。配额最低拍卖保留价为22英镑(约合人民币197.3元)/吨二氧化碳。英国碳市场将在2023年进行评估,英国政府也表示,未来将开放与其他国际框架的联系。

      碳排放权交易发展历程与展望

      来源:永安研究2021-08-29

      由于火力发电的化石燃料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且煤炭为主要燃料,热力生产主要利用煤炭、油、燃气等能源,而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量较高,导致该行业碳排放较高。...国内细分行业来看,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制造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来源:华龙网2021-08-23

      交通节能方面,积极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全国绿色公路典型示范项目重庆潼南至荣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覆盖率100%,全市具备岸电供应能力泊位达到203个。...该项目担负中心城区全部餐厨垃圾处理重任,于2020年建成投用,每年可处置餐厨垃圾约110万吨、产生沼气8550万m3、发电1.7亿度、生物柴油4.3万吨、产生天然气4750万m3、有机肥料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污水处理能源中和与碳中和案例分析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21-08-21

      换句话说,污水处理碳中和是间接实现能源中和,所供应社会的热/冷可被是作为一种“碳汇”。...例如,污水余温热能潜力巨大,但属于不能直接发电利用的低品位能源,只能作为热/冷输出供热或制冷,污水处理厂依然需要依靠外部电力;这种低品位能源(热/冷清洁能源)被厂外社会使用后可替代/弥补高品位能源(电、天然气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08-20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于中国的挑战体现在经济和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大、制造业成本上升、煤电退出困难、光伏风电并网影响电网稳定、关键金属供应存在隐患,机遇表现在光伏风电设备竞争力较强、对外油气依赖度降低和低碳绿色转型加快...三是作为清洁能源和过渡能源,天然气需求较为稳定,预计在2035年左右达峰。205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可能回落至2018年的水平。第三,电力和氢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碳交易的底层逻辑、现状和潜在机遇

      来源:国宇律途2021-08-12

      用高热值的氢能解决锂电池单位能量值低通过锂电池储存的电量在存储以及释放的过程中,单位能量值过低,轮船和飞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通过安装锂电池进行能量供应。...氢的热值高于汽油,而电可以用来制造氢,另外,氢还可以代替石油,天然气成为化学反应中的还原剂。炼钢炼铁中用原本作为还原剂的焦炭很可能在未来被氢所替代,而氢的存储同样是一个重大的需求和机遇。

      来源:财经十一人2021-08-03

      在2017年底,这项声势浩大的能源转型工作却在执行中严重超速,导致天然气需求显著高于供应能力,在当年冬季引发了严重的“气荒”。...2017年,居民使用天然气取暖的家电燃气壁炉销量暴增2.6倍,产能严重不足,一炉难求,地方政府早早派人到珠三角壁炉厂家蹲守。

      国内钢铁行业碳中和路径

      来源:远东资信2021-07-29

      其中高炉—转炉法、熔融还原法和直接还原法都需要使用煤、天然气或石油等化石能源作为原料,生产过程碳排放量很高。以高炉—转炉法为例,每生产1吨粗钢要排放1.8~2.2吨co2。...尽管产业政策鼓励采用电炉法炼钢,但是国内废钢原料的供应量有限,从2017年开始废钢进口也受到管制,电炉法生产在原材料供应上遇到很大瓶颈。以当前条件想要提高电炉工艺的占比十分困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22

      记者多方了解获悉,西安将构建多气源、多层级的天然气供应格局,同时加快实施“引热入西”长距离供热,初步考虑从铜川、富平等电厂引入热源,细化方案正在制定中。...陕西虽是资源大省,天然气供应并不富裕,西安就是典型的‘夏季用不完、冬季不够用’。这批机组若全部关闭,冬季用气缺口很可能再翻一番。从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关停搬迁效果立竿见影,但保供同样也是大问题。”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背景(中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16

      (3)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实现碳中和要求能源系统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生物质能源...通过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清洁的能源,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倒逼能源清洁转型的同时减少石油进口依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

      来源:中国煤炭报2021-07-15

      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是一个国家强盛的保障和安全的基石,美国制定前瞻性的能源战略并通过立法长期推进“能源独立”。自1973年尼克松总统提出能源独立计划,...在碳达峰平台期,燃煤发电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天然气发电占比稳步增加,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是推动美国碳达峰的重要原因。

      全国超低排放煤电机组约占总装机容量的88%

      来源:中电联2021-07-13

      一、电力消费与生产供应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52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2%,增速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331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145千瓦时/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其中,水电135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 %(抽水蓄能3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 %);火电5177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煤电4629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天然气252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