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结果154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5-06-17

      我国土壤及地下水修复产业发展相比水、大气污染防治较为滞后,主要受限于技术装备缺乏和资金投入不足,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水、大气污染防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影响深远...论坛中,清华大学教授李广贺教授、法国场地修复企业联盟技术与创新总监veroniquecroze、中国地质大学刘菲教授、日本藤田株式会社王宁博士、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白礼培总监及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骏等业内专家依次做了环境修复产业的变革与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报道网2015-06-16

      但就如同伦敦有过比北京更严重的雾霾,莱茵河曾因化工产品的污染而死亡20年,如今的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我们正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这 是发展的代价,也是成长中必然的阵痛。...确实,我们正经历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化工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层出不穷的黄浦江死猪水箱红虫等惊悚事件,使得中国的水处理刻不容缓 而又任重道远。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06-15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生态环境问题不应是经济发展指标提出之后再考虑的问题,而是必须把它放在前置位置,使之成为全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目标的硬约束。...必须改变以往先行确定经济发展指标、再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做法。

      来源:科学出版社2015-06-10

      我国的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在传统的土地、自然资源国有和集体所有制框架下,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和资源开发计划管理体系下建立的,并伴随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市场化改革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逐步发展形成现在的以政府主导和行政监管为特征的体系

      来源:新华社2015-06-04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主攻方向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说生态文明绝不仅仅是表面上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应该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来源:山西经济网2015-06-02

      、战略导向、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诸多困难,尤其是长期的高强度、群体化的煤炭开采,产生并囤积了大量的工业固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固废污染 触目惊心像煤矸石、粉煤灰、工业石膏、矿渣、赤泥等工业固废的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对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危害。

      来源:《工人日报》2015-05-29

      新法实施3个月,仅受理4起公益诉讼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污染环境事件数量不断增长,而法院受理的环境公益诉讼案却呈整体下降趋势。...原告起诉请求判令4被告3个月内承担恢复林地植被的责任,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134万元;如不能在3个月内恢复原地植被的,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10.19万元,由第三人南平市国土资源局延平分局、南平市延平区林业局组织恢复原地植被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5-05-28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城市普遍存在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现象,且面临着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5-26

      、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虽然雾霾是多种因素和和多年生态环境问题积累形成的,但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煤炭也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煤炭高效清洁生产和洁净技术的发展,我认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各地区各行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落实计划,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相信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能够逐渐得到改善。

      来源:固废观察微信2015-05-25

      目前生态修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事生态修复的工作人员也日益增多,但国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从事生态修复的年轻一代,更应该了解自己所从事科研工作的使命。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5-21

      在造成严重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阻碍。...在石油、燃气管道的生态修复治理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从几方面入手。一是遏制城市无限制硬化趋势。为解决我国城市面积成倍扩张,城市地表无限制硬化而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5-20

      第二,目前风能、太阳能等多种新能源的开发正在全国风生水起,且不说这些新能源有它们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更重要的稳定性、可靠性问题,仅仅从投入产出比来说,这些新能源的投资少则千万,多则上亿,但他们却根本解决不了我国能源的短缺的问题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2015-05-11

      这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单靠区域独立治理已无法解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气和水的污染治理都急需解决。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

      来源:新华网2015-05-07

      如果水出了问题,我们的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又谈何天蓝、地绿、水净?中国水科院研究员王建华说。水污染狙击战,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必须以水滴石穿、久久为功之精神,痛下决心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兴源环境2015-05-05

      从一个个案例实践,到一项项数据证明,兴源环境正在践行浙江省五水共治技术联盟的宗旨,为政府和相关企业五水共治提供专业、高效、长效的综合服务,切实解决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浙江省的绿色发展、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网2015-04-27

      兵团地域辽阔,生态资源虽然丰富,但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技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还较低,质量较低,创新资源与驱动力不足,节能减排与技术产业创新及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兵团创新驱发展的重要因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4-23

      4月16日,国务院下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给出10条、35款、76项约束性硬指标,针对当前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系统全面的政策措施。...其中,针对矿井水,水十条明确指出:推进矿井水综合利用,煤炭矿区的补充用水、周边地区生产和生态用水应优先使用矿井水,加强洗煤废水循环利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4-20

      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三是水生态受损重。湿地、海岸带、湖滨、河滨等自然生态空间不断减少,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5-04-17

      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此外,湿地、海岸带、湖滨、河滨等自然生态空间不断减少,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来源:新华网2015-03-24

      连维良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也正成为新常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