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京津冀大气污染”相关结果3190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1-03-04

      京津冀三地协同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继续提高“公转铁”运输量。强化空气重污染应急应对。...聚焦重点谋突破,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行动计划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统筹推进“三个协同”,即pm2.5和臭氧(o3)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协同

      来源:光明网2021-03-02

      且类似于京津冀这种基于协商的生态补偿标准一般趋向偏低,不利于激励区域内污染治理成本低的地区采取更多措施,尤其是采取机会成本高的措施。而补偿标准偏低主要还是“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支持不足。...省内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实践治理大气污染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大气污染本身成因、传导和治理的复杂性,而且自然气象条件下污染性气体的扩散会影响周边地区环境质量。

      来源:新华社2021-02-26

      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地区着重发力。“十四五”时期的目标是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关注六:汽车污染减排成为重点统计显示,2015-2020年汽车保有量从1.63亿辆增至2.81亿辆,而pm2.5未达标城市浓度下降了,这是否意味着汽车等机动车排放量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来源:城市进化论2021-02-24

      据禅城城管负责人介绍,区内大气污染中pm10主要来源于工地扬尘,而禅城区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土地开发强度大,全区各类在建工地接近200个,多数密集分布于繁华路段。...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要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1-02-07

      2020年,蓝天保卫战进入收官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长三角、汾渭平原地区作为主战场,区域内钢铁、焦化行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减量问题依然是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与难点。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1-02-05

      落实《山东省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实施细则》(鲁环发〔2020〕50号)相关要求,开展石化、化工行业企业火炬排放情况排查,加大对火炬系统检查力度

      来源:中新网2021-02-03

      综合运用科技和管理手段,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协同天津、河北共同建成原煤散煤禁烧区,2019年煤炭消费总量较2015年减少1018万吨。...督察认为,北京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在统筹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着力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2-02

      其中,京津冀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接近近6年平均略偏好,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接近近6年平均略偏差。...总体来看,上述地区中旬大气污染扩散条件优于上旬和下旬,较重污染可能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南部(主要是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等区域)和苏皖鲁豫交界地区。

      来源:北京国电龙源环保2021-02-02

      摘要:近年来,火电机组在《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基础上,实行“超低排放”,出口so2浓度控制≤35mgm-3。...华北某电厂于2016年新建投产,处于京津冀环保重地,在满足现行国家排放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自我加压,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见表1:表1:污染物排放标准数值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是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2-01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公布了2020年12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附表12020年12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降尘监测结果(单位:吨/平方千米·月)2020年12月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

      来源:环保创业邦2021-01-29

      2015年8月,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首次将vocs纳入监管范围,明确规定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武绍贵表示,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臭氧甚至已经跃升为首要影响因素,而vocs是臭氧及二次气溶胶的关键重要前体物,与pm2.5污染也有着密切关联。

      来源:北京日报2021-01-25

      京津冀将共建环京绿化带根据纲要草案,本市将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形成以生态涵养区为屏障、森林为主体、河流为脉络、农田湖泊为点缀、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生态系统。...今后5年,本市将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坚持统一标准、统一检测,强化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积极争取国家开展区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立法,推动国家逐步统一治理政策和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2021-01-20

      京津冀地区为例,虽然近年来空气质量有一定改善,但pm2.5浓度仍处于高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远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为特征的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凸显。

      来源:新华财经2021-01-19

      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30+”,较“十二五”末的2015年下降了42.6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保持最优,超额完成“十三五...18日召开的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大气污染治理专场获悉,“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三个协同”,即pm2.5和臭氧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

      来源:京环之声2021-01-18

      (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是环保领域京津冀三地首个区域性统一标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1-15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空气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但是多种污染物相互耦合叠加作用明显,污染物减排空间和政策调控进一步收窄,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当前,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广东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全国总量中占比超过50%。应统筹考虑碳排放的区域性差异,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统筹各工业部门二氧化碳协同减排。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1-01-12

      2020年,随着蓝天保卫战进入收官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长三角、汾渭平原地区作为主战场,区域内钢铁、焦化行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减量问题仍是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与难点。

      来源:中项网2021-01-12

      2020年脱硫脱硝领域主要政策:继续加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鼓励脱硫脱硝先进技术装备研发(一)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10月30日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1-11

      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门增加条款,要求实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二是有体制基础。...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美丽中国创建示范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应该积极主动作为,率先提出并实现碳达峰。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2021-01-09

      2016年1月1日,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法律武器”。2017年3月31日,环保部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