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程院院士”相关结果1233

      来源:石油科学传播2021-07-09

      围绕这一话题,石油科学传播近日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进行了专访。石油科学传播:请李院士为我们普及一下什么是ccus?...二是驱油和埋存工程规模化。挪威sleipner项目1996年启动,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级的咸水层co2埋存项目,每年约埋存100万吨二氧化碳。

      碳中和正当时 第3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盛大开幕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7-09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带来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中和目标下环境科技的挑战与产业机遇”为主题的主旨演讲;随后,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教授雷宪章也以“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能源革命

      2021青岛国际水大会召开 碳中和成为亮点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7-08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马军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碳中和愿景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对策”,他分析认为低碳愿景下城市水源面临七大问题:城市高速发展造成需水量持续增加,引发城市缺水、停水等安全风险;城市地下水位下降

      来源:中国环博会2021-07-02

      峰会将以“链接与重置:碳中和愿景下产业新势力”为主题,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雷宪章,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等专家讲述碳中和愿景下环境科技的挑战与产业机遇

      再聚蓉城: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 倒计时ing!

      来源:中国环博会2021-07-02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中和目标下环境科技的挑战与产业机遇—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场能源革命—雷宪章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

      来源:新华日报2021-07-01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应邀在中国矿业大学作专题报告,与近千名师生讲解分析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谢和平院士还讲述了他自2018年3月以来“从零开始”探索新领域的历程和感悟。

      来源:中外对话2021-06-30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在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5月中旬举办的“国是论坛”上提出,实现碳达峰意味着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碳强度(单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6-28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碳中和”目标推动下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中和目标下环境科技的挑战与产业机遇☆雷宪章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观点 | 步入生态环境监测新阶段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2021-06-23

      总站魏复盛研究员就是这一时期评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二阶段是以支撑考核排名为业务重心的阶段。这一时期,环境监测受重视程度达到空前水平。...党中央国务先后印发多个改革文件,规范指导监测发展,各级财政对监测的投资建设力度逐年加大。生态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日趋凸显,监测队伍被称为铁军先锋队。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2021-06-23

      6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认为,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比较容易实现,而且有可能在2014年就已经实现。...殷瑞钰强调,要提高站位来看待碳达峰、碳中和,它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艰巨的全社会脱碳工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6月22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主旨演讲内容如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意义重大,引领我国及时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形态将逐步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

      《安徽省生态环境专家库管理办法》印发!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6-22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及省级各类人才计划、人才工程人选,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国家级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或相当级别的专家。第七条 专家入库采取个人申请、定向邀请的方式。

      绿色为本 智能争先丨2021·第14届天俱时科技论坛盛大召开

      来源:天俱时2021-06-20

      主持人陈平、张华主持会议开幕致辞丨向新而行 感受前沿科技的强大能量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天俱时集团首席科学顾问,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俱时科技论坛组委会副主席甄崇礼(jimmy yun)为论坛致欢迎辞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18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表示。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王方田也称,矿井水治理不当是害,妥善科学处置则能变害为利。“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武强表示,随着煤矿开采规模、强度及方法等变化,采掘环境发生着明显变化,过去认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井正在复杂化,矿井水处置问题值得加强关注。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6-13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近日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金涌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现碳中和不但是能源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尤其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

      来源:新华网2021-06-12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第二场全体大会上表示。在会上,舒印彪就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等发表了看法。

      毛新平<mark>院士</mark>:钢铁减碳要重视这几个协同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1-06-10

      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

      来源:搜狐教育2021-06-10

      6月9日晚,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名为《碳中和,未来之变》的演讲,分享了这一信息,并表示中国已经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09

      (作者:高从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理事长、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原副主任)...并用于十万吨级工程示范;国产反渗透膜建成规模化生产线并得到一定范围推广;海水高压泵研制成功,实现万吨级工程的示范应用;能量回收装置样机得到工程验证;相关技术及材料装备已拓展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新方法、新技术

      来源:光明网2021-06-07

      联合体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介绍了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发布会上,联合体还与美团举行了“科创中国-美团青山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签约仪式。...2020年度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两院士和联合体成员单位推荐,由15位院士专家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的。今年是连续第二年开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