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本届论坛由天俱时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环保事业部董事长,国家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天俱时科技论坛组委会副主席陈平与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总裁,国家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天俱时科技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张华共同主持。
主持人陈平、张华主持会议
开幕致辞丨向新而行 感受前沿科技的强大能量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天俱时集团首席科学顾问,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俱时科技论坛组委会副主席甄崇礼(Jimmy Yun)为论坛致欢迎辞。
甄崇礼(Jimmy Yun)首先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2021年是天俱时科技论坛举办的第十四届,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感受到了近百次前沿科技带给我们的震撼,见证了数十项最新产业趋势成为现实,并表示在制药新趋势的带动下,如何让制药企业打造绿色花园式智慧工厂是本届论坛的聚焦点。
甄崇礼(Jimmy Yun)致欢迎辞
随后张华代表嘉宾致辞,他表示,天俱时科技论坛自举办至今走过了十四个春秋,已然成为推动行业进步,企业转型的重要窗口。同时在新的经济形势的驱动之下,中国医药工业发展也逐步迈进世界医药行业的前列,有着更加广阔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开创。
张华代表嘉宾致辞
主题分享丨乘势而上 解锁绿色·智能的崭新篇章
论坛邀请了多位行业顶尖学者和技术先锋,分别就最新政策法规、智能化未来工厂、制药行业资源化、创新药研发、生物药发展趋势及宏观经济态势进行了主题演讲。
国内知名政策法规专家,国家制药工程协会(ISPE)特约讲师马义岭发表《中国制药行业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及趋势展望》的主题演讲。他首先从制药行业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切入,为我们讲述在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实施的影响之下中国医药行业监管趋于严格,而传统及创新性的生物制品则凭借环境趋势及政策红利持续快速发展。随后他通过对政策法规的分析为我们总结了制药行业发展趋势,给在场的广大制药行业同仁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及前瞻性的建议。
马义岭作《中国制药行业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及趋势展望》主题演讲
著名智能工厂建设专家,天目生物公司工程与技术副总裁李树德围绕《智能化未来工厂—数字化与工艺技术融合》这一主题,从当今世界向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生物制药行业数字化发展方向及国际前沿智能工厂展示,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制药工厂在资源、软硬件、人员规模形成“1+1+1>3”以及设备高度整合,无纸化的特点。并表明生物制药智能制造的未来前景十分光明,并且回报极大。但是发展路途十分艰辛,需要我们抓住机遇,砥砺前行。
李树德作《智能化未来工厂—数字化与工艺技术融合》主题演讲
天俱时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环保事业部董事长,国家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天俱时科技论坛组委会副主席陈平发表《制药行业资源化新技术》的主旨演讲。他将课题分为废水资源化利用原因、制药废水资源化整体规划、资源化技术及案例分享交流四部分进行阐释说明。首先陈平通过企业利益入手为大家说明了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理由,之后通过纳滤膜酸碱回收技术、杂盐分离纯化技术等五项关键技术从专业方面进行了讲解。最后结合天俱时集团近年来的实际案例再次点明资源化利用是打造绿色未来,可持续发展型制药企业的不变方向。
陈平作《制药行业资源化新技术》主题演讲
著名医药专家、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胡金芳为大家带来《创新药物成药性研究策略及关注点》的主题演讲。她首先表明创新药的市场潜力大且驱动力强,在国家利好政策的配合下已经使得创新药成为制药企业关注的重点。随后通过拆分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中的各个步骤,详细讲解了成药性评价的全过程。
胡金芳作《创新药物成药性研究策略及关注点》主题演讲
著名生物医药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特聘专家”朱建伟就《生物制药发展趋势》这一课题为大家前瞻性的分析了中国生物药市场未来的发展并提出目前市场选择生物药靶点所存在的问题。之后从核酸类mRNA、双抗药物、ADC药物与CAR-T疗法这几种生物药种类,分析了未来5-10年各类生物药发展趋势,并给予了指导性意见。
朱建伟作《生物制药发展趋势》主题演讲
热点研讨丨对话产业 洞察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专家热点研讨环节,在马义岭、李树德、陈平、胡金芳、朱建伟等五位论坛演讲嘉宾的基础上,还邀请了国际制药项目管理协会(IPPM)中国区制药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天俱时集团医药工程设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兰霞,制药化工、精细化工环保工艺专家、陈平实验室副主任陈晓飞就制药发展新方向进行前瞻性讨论及专业化研讨,为制药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及制药新趋势提供可行性建议。
在研讨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针对绿色智能建厂、未来生物药厂建厂规模、CDMO预计行业增长趋势以及对于智能化连续化生产在法规上何时有新突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也商讨出许多可行的解决方案。台下各位嘉宾与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论坛现场的氛围再一次达到了高潮。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平、马义岭、李树德、陈晓飞、胡金芳、朱建伟、周兰霞
远见颁奖丨洞见未来 聚焦逐光前行的行业翘楚
科技因创新而发展,行业因远见而进步。在圆桌讨论环节之后,天俱时科技论坛首次颁发“行业远见奖”,由组委会结合行业贡献、创新思维、优秀成果等维度评出,旨在表彰和致敬业界有远见精神的专家人士。2021天俱时科技论坛行业远见奖获得者为: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包建华,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帮民,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春利。
甄崇礼(右二)为行业远见奖获得者颁奖
经济解读丨名家观点 探析“三新”时代的中国经济
制药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形势紧密相关,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有哪些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去感知?本届论坛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总理座谈会专家刘胜军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作权威解读,以近十年经济格局大趋势引入本次以《新阶段、新格局、新机遇》为主题的演讲。刘胜军通过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让大家理解“新发展格局”与政策重心的转变。之后通过分析新冠疫情后经济形势的变化,指出要警惕疫情大流行后遗症,不能盲目乐观也不用过于悲观,紧绷“防风险”这根弦。最后总结道中国依旧是机会最大的国家,各行业都要直面数字化生存与碳中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倡导绿色经济、智能化经济,用积极的心态迎接大消费来临的时代。
刘胜军作《新阶段、新格局、新机遇》主题演讲
专家年会丨大咖云集 探究产学研合作的美好前景
除重磅主题演讲外,作为天俱时科技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俱时科技委员会专家年会于6月18日下午成功举办。
专家学者们齐聚于天俱时科技委员会专家年会这一致力于为制药、环保领域输出更多新理念、新思路,推动制药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权威专家分享平台之上,探讨最前沿的科技话题,交流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分享对于行业和企业发展的独到观点和深刻见解,期待专家学者们能够为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天俱时提供宝贵的发展建议,共同为制药行业绿色、智能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
闭幕致辞丨温情收官 相伴而行共同进步
论坛结束后,天俱时集团副总裁、食品健康事业部董事长、营销中心总经理宋晓晖致闭幕辞。他表示在本届论坛“绿色·智能 驱动制药双循环”的主题下,各位专家不仅为我们分享了当前各个领域的最新智慧成果,更为建设“绿色工厂”、“智慧工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展望未来,天俱时科技论坛也会继续坚持为行业赋能、推动产业新发展的初心与使命更好的走下去,实现制药行业的合作与共赢。
宋晓晖致闭幕辞
至此第14届天俱时科技论坛落下帷幕,一位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带给我们的制药、环保新思路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中坚思想。在国内及国际形势变化迅速的当下,如何改变制药人的思维方式,实现制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是我们在十四五期间主要面对的挑战,更是我们可以抓住的重要机遇。让我们以绿色谋发展,依智能创未来,迎接制药行业更加绚丽的蜕变。
精彩瞬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化工和制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我们将在2024年6月3日至4日,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举办的上海2024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及上海国际泵管阀展览会(简称“上海国际泵阀展”)期间,同步召开“2024化工和制药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安全处理新技术应用交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提升,根据我国的垃圾处置方式,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压缩转运后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发电,在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按照垃圾填埋厂产生的渗滤液占垃圾填埋量的40%,垃圾焚烧厂产生的渗滤液占垃圾焚烧量的30%,垃圾综合处理厂产生的渗滤液占垃圾综合处理量的35
4月19日,在上海第二十四届中国环博会上,中国广核集团所属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技”)举办技术品牌发布活动,正式发布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品牌名称——“和美”,并在活动现场公布了该技术在化工园区废水治理领域应用项目的最新进展。▲“和美”技术品牌正式发布“和美
2月27日,由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技”,股票代码:000881.SZ)自主研发的“120keV-520mA电子帘加速器”通过专家鉴定。本次鉴定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柴之芳院士担任鉴定专家委员会主任,标志着我国首台大功率电子帘加速器正式完成验收。与传
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爆炸核心区及周边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化学品污染。爆炸中心区域形成一个直径约80m的大坑,积存约2.1万m3的强酸性污水。经检测,爆坑污水成分复杂、腐蚀性强,COD高达6000~10000mg/L,若不能妥善处理,将严重威胁周边水环境及地下水环境安全。爆炸发
近日,国家原子能机构核能开发科研项目验收会在江苏苏州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及广东省相关部门领导,各项目相关承研单位及验收组专家,分别对中国广核集团所属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技”,股票代码:000881.SZ)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电子束技术在环境污
近日,高能环境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与优质的服务水平成功突围,中标并签订了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三期高氟废水处理系统及四期高COD菌渣废水厌氧处理系统项目合同,宣告正式迈入制药废水处理行业。由于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很难
6月15日,北极星水处理网从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以下简称“中广核技”)获悉,公司中标我国首个电子束处理城镇污水示范项目。该项目由中广核技下属中广核达胜科技有限公司承建,采用的电子束处理废水技术由中广核技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我国首个电子束处理城镇污水项目效果图项目概况项目位于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更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针对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文件则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
中国是抗生素生产与使用大国,近年来抗生素排入环境引发的问题逐渐得到重视。长时间低剂量的抗生素环境暴露会加速和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RG)的产生。而ARG是抗性菌(ARB)产生耐药性的根本原因,即使ARB死亡,在脱氧核苷酸酶的保护下,携带ARG的裸露DNA仍会长期存在,进而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全球制造业绿色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德力西电气坚持聚焦绿色内核,构建“以人为本促碳中和建绿色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近日,德力西电气与新华出版社联合发布行业首部《迈向净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指南》,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实际操作的范本。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发
日前,《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方案》提出,2025年全省1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到2027年全省5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形成5个以上典型案例,降低锂电池、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文如下:安徽
4月24日,盈峰环境(股票代码:000967)正式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多项核心数据印证公司全年高质量发展成果。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3.04%;扣非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1%。总资产规模296.36亿元,综
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方案》明确,试点工作将分阶段推进,到2025年底完成10个以上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同
2025年4月22日-24日,2025第四届民航技术、装备及服务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展会聚焦“数字化转型:共筑智慧民航新未来”核心议题,吸引了全球民航领域的顶尖企业和专业人士。科士达作为智慧能源领域的领军者,携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亮相,凭借卓越技术实力与丰富的成功案例,赢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既“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打造绿色工厂也是促进工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提升我国高端制造工业的绿色低碳水平,2025年12月11-13日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3日,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发布《德阳市罗江区关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总投资50万元以上节能环保提升改造项目并在完成既定环评指标基础上再实现总量减排的,按设备(含软件)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资金激励(以
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和环保治理的不断升级,作为污染大户的制药行业也面临着持续的环保高压态势。制药企业和产业园区如何实施清洁化改造,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制药企业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环保治理?环保公司如何推广先进实用制药废气废水处理技术?带着这些问题,北极星环保网在2021年上海环博会上与国内环保、医药工程T-EPC引领者——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俱时”)进行了交流,天俱时环保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平实验室主任邢佳枫与我们分享了天俱时在制药行业的环保治理先进经验。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态环保产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格局。未来十年,中国将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第22届上海环博会于4月20-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启。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态环保产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格局。未来十年,中国将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第22届上海环博会于4月20-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启。
导语:蓄势待发,这是一场制药环保行业未来发展的探索之旅;凝聚力量,这是一场推动制药环保产业共生发展的技术革命;集聚智慧,这是一场制药环保行业尖端科技的饕餮盛宴。2018·第11届天俱时科技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11月23日-24日在中国石家庄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和河北莫
10月28日,2017dot;中国制药环保科技论坛在中国石家庄中茂海悦酒店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ldquo;环保风暴下的产业新机遇rdquo;为主题,探讨制药企业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如何突破瓶颈,顺利升级转型,抓住产业新机遇。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大中型制药环
作为较重污染行业之一,制药行业废水、VOCs等环境污染问题与其发展特殊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尤其是发酵类药物的产能位居世界第一;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量大、成分复杂,危害重,使得制药行业的废水治理、VOCs治理的现实情况显得较为严峻,不断有制药企业由于排
2016年11月12日,中国制药环保科技论坛在河北石家庄中茂海悦酒店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智慧创新制药环保2.0,论坛由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莫兰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为论坛支持单位。上午8:30,论坛正式召开。论坛由河北莫兰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
中国制药环保科技论坛(原天俱时科技论坛)始创于2008年,是中国医药环保行业高端技术交流平台之一。论坛本着聚焦科技创新、服务行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邀请国内外最优秀的专家作为演讲嘉宾,传播前沿科技信息与先进发展理念,为产业升级凝聚智慧和力量。多年来,论坛一直将行业未来发展为己任,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医药行业这个排污大户,一次次被推向风口浪尖,环保问题已成为广大制药企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据环保部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药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比例不到3%,而污染排放总量却占到了6%左右,其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原料药行业问题尤为突出。天俱时控
由天俱时控股集团主办,以创新驱动-智领环保破解制药困局为主题,旨在探究制药行业环保前沿技术、推动制药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2015-天俱时科技论坛,于12月5日在石家庄成功举办。2015天俱时科技论坛会场全景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大中型制药企业、食品企业、环保企业、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协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