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结果179

      来源:新华社2020-12-27

      第七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行政、农业农村和标准化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流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产养殖、防灾减灾等标准体系

      来源:三秦都市报2020-09-18

      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河道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加强汛情旱情和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来源: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2020-08-04

      ,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在广泛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地区、水环境污染严重地区以及水生态脆弱地区,更应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更加重视水资源的需求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提高用水效率,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20-06-03

      推进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发展重点任务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精细调度,充分考虑下游生态取水尤其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补水。...黄河下游生态保护面临突出问题水资源衰减与用水刚性增长矛盾突出,用水效率有待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竞争性用水激烈,水资源短缺将成为长期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要素。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0-05-11

      水利部和国家林草局研究制定了《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方案主要措施:试点期间,中央财政专门安排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激励政策,紧紧围绕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两个核心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0-04-16

      按照 “安全、生态、景观、文化、幸福”的五河共建理念,围绕郑州“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城市发展总体布局,郑州市将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深入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半月谈网2020-03-02

      发力水资源节约利用黄河属于资源型缺水河流,却养育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全国15%的耕地,支撑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目前的供水量已经远远超过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来源:格隆汇2020-01-09

      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城乡供排水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提升改造和废水再利用提高城乡水资源利用率,重点支持公司方与白银、金昌等市合作打造以水定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7、双方合作开展合同节水工作和节水型机关

      唐建国总工谈:城镇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的关键与措施——近期国家要求

      来源:城建水业2019-12-11

      第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2019-08-27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务院对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环境等情形可以规定免征或者减征资源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水资源税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实行差别税率。水资源税试点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19-05-16

      ,实现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4-28

      政策、技术、机制创新,加快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用水效率,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注:根据国家统计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4-20

      在重点行动中,突出对用水量超过95%的农业、工业和城镇开展节约集约用水;着重对地下水超采地区、缺水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等重点区域用水进行管控。...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2022年,用水总量控制在“十三五”末的6700亿立方米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来源:鲁政委世界观2019-02-21

      远期目标中提到,到2035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点布局之一。...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规划方案》重点强调了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提出要开展珠江河口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及涉水项目管理合作,重点整治珠江东西两岸污染

      来源:广东生态环境公众号2019-02-19

      ;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江苏印发《江苏省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技术导则(试行)》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12-05

      注重资源统筹,促进土地集约综合利用,能源优化高效利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4)坚持因地制宜。

      来源:国家发改委2018-10-26

      多年来,长株潭试验区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流域协同联动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同治等方面,既建章立制又重点突破,取得了积极成效。...编者按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来源:草根水利2018-08-28

      创新激励约束并举的制度措施,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自然资源管理规则、标准、制度的约束性作用,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评估的便民高效。

      来源:法制网2018-07-20

      严格水域岸线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合理划分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可开发利用区,实现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二要狠抓河湖水资源节约保护。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1-31

      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资源利用,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