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水处理碳中和”相关结果436

      来源:湘潭电化2022-09-18

      加快推进光储资源一体化利用,是湘潭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部署,也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的重要举措。...实现“双碳”目标湖南潭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光伏+水务”示范项目最大的益处在于不仅能输送绿色电力,还能借助光伏板对污水池的遮挡,有效抑制池内水体藻类生长,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升入江水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16

      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推动涂装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月31日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并产能的潜力分析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2-09-16

      编者按: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污水处理转向资源与能源化方向发展。污水“能源工厂”或“碳中和”运行理念更是激发了人们从污水中回收能源的研究热潮。...随着直接mfcs的发现和mfcs产电功率的提高,logan研究小组开始将mfcs技术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似乎为污水能源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09

      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21〕33号)和《辽宁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辽政发〔2022〕16号)精神,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2-08-31

      “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展2.央企、国企减污降碳与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展3.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暨“无废城市”创建成果展(二)生态环保产业展区1.水和污水处理展2.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展...11:30地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二)2022第五届中国(西安)国际环保产业合作发展高峰论坛时间:2022年11月25日下午14:00-17:00地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三)2022中国(西安)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论坛时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30

      推进园区工业余热余压余气、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和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对进水浓度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收集与处理能力。...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创新理念 | 蓝色水工厂:框架与技术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2-08-30

      传统污水处理固然可以清洁污水,但高能耗、高物耗摧毁其中资源/能源的作法难以持续维系。...鉴于此,经过多年务实国内外合作,我们特意打造了旨在物质/能量循环、碳中和运行、智慧控制多重目标的“蓝色水工厂(blue water factories, bwfs)”。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2-08-24

      ,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7%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左右,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擎画双碳蓝图 续写绿色篇章 | 光大环境公布2022年中期业绩

      来源:光大环境2022-08-17

      此外,本集团于回顾期内在湖北、湖南、广西、安徽、云南等多个省份,已中标多个环保项目,涵盖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等业务领域。...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引领下,本集团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两方面着力探索并取得良好进展。本集团装备制造板块进一步优化厂房屋顶光伏设施,提升光伏发电能力,补充厂区用电需求。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8-09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要推进产业园区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成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生力军。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制定和实施。...鼓励各类产业园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和污染物、碳排放水平积极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促进园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焚烧设施

      河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09

      全面推进省级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探秘全国第七座百万吨级污水处理厂

      来源:净水技术2022-08-08

      下一步,新区厂以实际行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早日实现“零碳”概念厂的建设。...新区厂于2021年荣获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低碳示范工程”第一名,同时入选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21年度(第二批)典型工程项目案例。

      太仓污水处理厂玩“跨界” 让太阳变身“打工人”!

      来源:太仓发布2022-08-07

      污水处理厂内场地空间较大,适宜布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有何优点?...为全面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苏州地区光伏发电开发利用工作,我市积极响应号召,打造“水务+光伏”新型cp,先后在4个污水处理厂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并网容量为

      活动预告 | “探索水系统碳足迹 贯彻饮用水新国标”技术交流会暨中国水协科技委2022年年会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2-08-05

      日上午1.城镇内涝防治技术标准与规划研究报告人:张辰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2.新国标下饮用水水质风险与控制报告人:杨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副主任3.污水处理碳中和技术集成报告人

      《广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03

      四川省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02

      通过采用节水工艺、优化污水调配、降低处理能耗、实现污泥资源化,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案》提出要创新协同管理模式,尤其是聚焦能源需求量大、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工业园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的创新实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江西: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29

      全面提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推进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逐步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27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一条:本市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医疗废物收运、贮存、处置,以及医疗污水处理等工作,保障所需的车辆、场地、处置设施和防护物资;必要时,为作业人员提供集中住宿等条件

      王志伟:膜法<mark>污水处理</mark>技术的绿色低碳化发展思考

      来源:《 给水排水》2022-07-27

      图2 膜材料性能与突破水通量和截留率相互制约关系及其调控2“高标准”与“碳中和”之间的制衡关系在碳达峰、碳中和导向下,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必将向绿色低碳化方向迈进。...在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背景下,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必将朝着“绿色低碳化”的方向迈进,为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技术的更新迭代带来了重要机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26

      污染防治攻坚战、“无废城市”建设、赤水河流域保护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进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