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源生产”相关结果801

      来源:基本面力场2021-08-13

      关于碳配额的分配:考虑到中西部能源生产、输出地区与东部能源消费、输入地区存在着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不同,需要处理好全国性碳市场与地区性碳配额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反映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碳减排机会成本上的差异

      碳达峰对经济结构和城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8-09

      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2016年69.8%下降到2020年的67.6%;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16年的62.2%下降到2020年的56.8%;煤炭采选业投资2013年为5212.57亿元,

      来源:税务研究2021-08-09

      例如,对能源生产行业进行碳税返还,对电力、航空等行业采取豁免碳税的政策。...2005年,芬兰加入欧盟建立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该体系主要覆盖以电力及供热为主的能源生产行业及能源密集型行业。

      解读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什么?

      来源:生态环境法规标准2021-08-06

      其中,co2 地质利用是将co2 注入地下,进而实现强化能源生产、促进资源开采的过程,如提高石油、天然气采收率,开采地热、深部咸(卤)水、铀矿等多种类型资源。...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二氧化碳储存起来。

      来源:环境保护2021-08-05

      这种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势必会带来绿色能源生产、低碳技术创新、绿色消费引领等相关的转型投融资需求。据多方测算,实现碳中和的资金需求规模都达到了百万亿元人民币。...经济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经济低碳转型,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包括优化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等;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传统高碳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产业的大力发展

      来源:新华网2021-08-04

      解振华表示,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已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一个过程。各种能源生产形式都有短板和长板,应综合考虑布局。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加强合作,鼓励能源领域的转型和创新。

      来源:黑金新视野2021-08-04

      三是用简单粗暴地一刀切关停、退出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企业来落实“减碳”。与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自然达峰(欧洲于上世纪70年代碳达峰、美国于本世纪初碳达峰)不同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还需要高质量增长。...具体来说,结合我们的观察,包括能源、部分工业品生产、部分生活物资生产等多领域都存在运动式“减碳”或“先破后立”的现象。“运动式‘减碳’”的形式都有哪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1“我国能源体系长期相互独立,尚未形成减排合力”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80%以上的温室气体来自能源生产与利用。...开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储能技术,形成百兆瓦大规模储能示范;打造以河北张家口皇帝城100%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镇,为城镇化能源消费模式提供完整的100%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发展50兆瓦/年高效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等关键技术

      来源:各界导报2021-08-04

      张虹建议,调控高耗能产业发展,控制单耗水平高的行业,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发展新动能行业,控制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用绿色产业构建陕西低碳经济新格局。...省民建建议,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积极融入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推进多元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市场调控机制,提高市场对能源生产、供给和消费的调控能力,助推能化产业向绿色、高效、低碳转型发展。

      来源: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2021-08-03

      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7-29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3.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9%,消费增量60%以上由清洁能源供应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28

      “相比捕集、封存,我们更应重视利用环节”目前,我国年排放二氧化碳百亿吨级,其中80%以上来自能源生产消费。“2020年,我国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84.1%。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7-28

      鼓励重点能源生产企业、高碳排放企业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牵头单位:各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以清洁生产一级水平为标杆,加快推进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继续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推动绿色转型。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对标与启示(英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7

      3.对我国的启示(1)加快各领域深度脱碳,转变能源发电结构全面推进能源生产脱碳。...一是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二是种植树木,保护和修复土壤,增强农田的碳吸收能力与储量;三是增加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能源的使用,以及通过自行种植芒属植物等生物能源作物,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对标与启示(德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6

      (3)注重环境治理,大力推进自然碳汇和碳捕集受资源、技术、经济性等因素影响,到2055年左右,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以及工业非能利用领域还有约14亿吨碳排放需要通过自然碳汇、碳捕集等措施予以解决。...我国应通过持续的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能源消费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速率,同时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加大开发清洁能源,利用新能源

      全国碳交易开门红:国企迎新“风口” 碳资产管理探索

      来源:混改风云2021-07-26

      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欧盟企业的能源清洁能源转型,欧盟地区传统能源生产量明显下降,清洁能源成为最主要的电力来源,风电、光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企业快速发展。

      2021年中国碳中和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艾瑞咨询2021-07-23

      由此引发的关于能源生产的技术革新,与工业制造低能耗化的技术革新,都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说蒸汽机改变了人类能源的历史走向,那本轮碳中和极大可能会使人类的科技线再度转折。...所以,作为一种理念与行动兼具的碳中和,必然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向能源最终消耗载体,也就是城市,以及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业生产环节。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2021-07-19

      比如,2020年欧盟的碳排放减少到了30亿吨,相比碳市场启动之年下降25%,同时初级能源消耗大幅走低,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将近翻倍,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在欧盟电力供给中的占比高达60%。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 需要碳市场的九个转向

      来源:北大金融评论杂志2021-07-16

      能源供给环节,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风光新能源生产体系,2020年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总量分别是2.81亿、2.53亿千瓦,合计5.34亿千瓦,风光装机总量2030年要达到12亿千瓦。

      “双碳”目标下 现代煤化工产业减碳的思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12

      基于我国油气匮乏、煤炭相对丰富的资源禀赋特点,现代煤化工产业依靠技术革新,实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补充和部分替代,是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第一,煤化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有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燃烧排放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排放两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