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地表水功能”相关结果997
      黄河流域地下水环境现状、问题与建议

      来源:环境保护2021-08-17

      地下水过量开采以及由此引发的降落漏斗区域扩大会削弱区域地下水资源、生态、地质功能。...地表水不足促使人们利用地下水,加之原生地质环境问题,黄河流域地下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环境面临较大的风险。

      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诊断与保护方略

      来源:《环境保护》2021-08-12

      截至2016年,黄河流域地表水消耗率达到60%,在特枯水年份高达97%。...二是黄河流域用水效能偏低,与河争水问题严重,地表水耗损量大,再生水利用不足。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2021-08-12

      到2025年,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80%。海水水质符合分级控制要求比例达95%以上。...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协调空间、能源、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功能,实现深圳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08-04

      二、水环境保护以“人水和谐”为目标,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抓好优良水体保护和提升,逐步恢复水生态服务功能,补齐污水污泥基础设施能力短板,巩固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地表水水质保持稳定改善。

      来源:昆明日报2021-08-02

      全省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断面比例从2014年(考核基准年)的66%提升至目前的83%;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从2014年的12%下降至目前的3%,两项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终期目标任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7-27

      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提升水生态服务功能。统筹开展水环境风险防范,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安全,为京津冀发展及雄安新区建设贡献山东力量。”...自2013年11月南水北调东线正式通水以来,南四湖湖区及入湖河流国控断面水质年均值全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

      2021青岛国际水大会召开 碳中和成为亮点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7-08

      马军指出,要实现城市水源低碳,就要加强城市水源储备与调蓄功能建设,保护地下水资源,建设地表水调蓄功能,建立生态缓冲区,加强城市水源保护工作,从流域和城市群尺度保护城市水源;加强源头污染控制,严格防止高风险污染物进入水源

      来源:科学杂志19152021-06-25

      蠡湖生态修复前环境状况在开展生态修复前,蠡湖的水质总体处于国家地表水ⅳ-ⅴ类的水平,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单一、脆弱,仍呈现典型的藻型生态系统特征,各项水质指标仍处于一种波动、不稳定的状态中。...则属于藻型湖泊,通常呈现水体浑浊、水质差、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脆弱、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特征。

      来源:吉林生态环境厅2021-06-23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8%,pm2.5浓度降至31微克;“吉林蓝”已经成为吉林省人民的生活常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3%,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生态状况稳定向好;...在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方面——聚焦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两河一湖"以及劣五类水体,实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安全保障"四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省水环境质量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

      来源:济南市生态环境局2021-06-22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格局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功能区划要求

      来源:《法学评论》2021-06-18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中,生态环境损害被界定为“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第四,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是对公共利益进行救济的一种责任,而保护环境公共利益长期是公法责任的适用领域,那么应当如何对《民法典》中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条款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体系中的功能进行定位,又当如何协调《民法典

      来源:中国环境2021-06-15

      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布控的高密度水环境自动监测微站,实现区域重点有水河道水质指标24小时监测,结合水质超标溯源报警功能,能够及时报警超标原因,支持河道排水口的精细化管理,保障水环境质量,为水生态的长效提升夯实基础

      阳泉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BARDENPHO工艺设计和运行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21-06-08

      该项目采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脱氮除磷功能强的bardenpho生物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为bardenpho生物处理+混合反应沉淀+滤布滤池+消毒,污泥处理采用机械脱水工艺。...摘要:阳泉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8×104 m3/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中的较严值

      来源:中新网2021-05-28

      大气监测方面,围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加强温室气体监测;地表水监测方面,开展主要河流和重点湖库水生生物监测和生物完整性评价,研究开展河湖缓冲带、生态用水、湿地恢复与建设遥感监测;地下水监测方面...实现全省地级行政区域和三级水文地质分区的全覆盖;生态质量监测方面,在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自然保护地和重要水体等重要生态空间建立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初步形成包含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来源:新华报业网2021-05-19

      全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保持稳定,植被覆盖度达77.6%,总体实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目标要求。...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的104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的比例为87.5%,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

      来源:上海市政府2021-05-19

      二、水环境保护以“人水和谐”为目标,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抓好优良水体保护和提升,逐步恢复水生态服务功能,补齐污水污泥基础设施能力短板,巩固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地表水水质保持稳定改善。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1-05-13

      从功能区分布看,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提高了15.1%,中心城区提高了14.4%,平原区提升幅度达到16.9%,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提高7.8%,...地表水水质显著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主要污染指标年平均浓度值继续降低,重点流域劣v 类水体进一步减少,国控断面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探索与实践

      来源:UPDIS共同城市2021-05-07

      深圳市作为超大城市,在不到2000k㎡的土地空间承载了1200多万常住人口,4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和高密度开发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强烈影响着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大多数监测断面河水水质均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距离水功能区划目标仍有差距;福田区河道暗渠化比例较高,占49.2%,暗渠中污水截排系统不完善,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15

      开展浮游动、植物和藻类等水生生物试点监测,新建富营养化自动监测站,实时反映水域内藻类生长状态,为水体营养化防治恢复水体使用功能提供数据支撑。...雷毅说,自动站从“十二五”期间的296个增加至2634个,比2015年增加了近8倍,基本实现全省市县城市环境空气、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全覆盖。已建成污染源监测点位2100个,比“十三五”初增加近一倍。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2021-03-31

      ;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实现污染源排放、地表水水质等全过程监控预警。...水环境监测方面,增加特征污染监测指标,提升流域综合水质预报预警能力;形成流域水生态监测能力,为水体营养化防治恢复水体使用功能提供数据支撑;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预警能力,实现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自动监测监控基本覆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