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源生产”相关结果801

      来源:津云新媒体2021-07-11

      因此,与减少碳排放相关的新能源、智能制造、碳交易,以及增加与碳吸收相关的森林碳汇等新兴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其中,新能源又包括能源生产侧的光伏、风电等,能源消费侧的新能源车,以及能源传输侧的储能。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1-07-07

      3.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氢能是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能源载体。在碳中和场景下,未来炼厂用氢将主要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根据预测,成品油需求将于2025年到2035年间达到峰值,但化工轻油需求仍然维持较高增长,未来炼化产品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将由生产成品油为主转向生产化工材料为主。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7-05

      2035-2050年,构建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争取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初步形成零碳社会。2050...一次能源消费方面,煤炭消费达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20%。2025-2030年,推动碳排放尽早达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

      来源:能源情报2021-07-03

      这使得主要能源生产国的竞争加剧,协调更加困难;能源消费大国今后的话语权、定价权会进一步增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具体指出:“到二零三五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时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7-02

      深化能源行业的能效提升改造,提高能源生产效率,构建产业现代化能源互联网,促进储能与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来源:新华日报2021-07-01

      煤矿区将变成零碳/负碳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地下空间碳固化、碳封存,就地处置煤炭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地面可再生能源利用、零碳排放,矿区植被形成碳汇、负碳排放。...谢和平院士说,将来煤矿不应只是现在的产煤厂,而应将建为现代化能源供应系统,按需灵活生产煤炭、风能、太阳能、氢能以及碳材料等,并实现井下巷道储能,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煤炭与可再生能源互补,稳定供应多元化清洁能源

      来源:能源行情2021-06-30

      但随着我国碳市场的建立,将会逐步以市场化的方式给碳排放定价,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高碳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成本,使得对非化石能源的投资以及一些节能降碳技术的推广获得相对的比较优势,而且随着我国碳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

      来源:新华网2021-06-24

      目前,我国造纸业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生产的热力,进行纸浆和纸张生产。...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造纸业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原料结构,着力解决回收问题,提升生产力能效和生产技术水平,增加绿色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的使用。

      《浙江省可再生<mark>能源</mark>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6-23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浙江省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涵盖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能源品种,明确了2021年至2025年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

      内蒙古自治区煤电节能降耗及灵活性改造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22

      2021年6月16日(此件主动公开)内蒙古自治区煤电节能降耗及灵活性改造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深入贯彻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愿景,加快推进自治区能源生产革命,大力提升自治区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17

      制造业大发展推升碳排放能源活动是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发达国家90%以上的碳排放和75%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不仅可以满足能源三大终端动力、电力、热力的需求,还可以生产生物基材料,取代石油基材料,这是其他可再生能源无法实现的。

      来源:二三里客户端2021-06-16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启动投用,将极大改善该县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薄弱现状,全面提升垃圾处置水平,提升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建成与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相协调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固安县电力生产零突破以及全县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发电处置的目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15

      支持省级能源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汇集政府相关部门、能源行业企业以及重点用能单位数据信息,为能源生产、供应、消费、储存等提供服务。...鼓励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速动力锂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先进工艺研发和推广利用,大力延伸相关产业链,加强行业零部件、设备配套生产能力,力争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来源:新华网2021-06-11

      去年底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称,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39.7亿吨标准煤,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

      来源:《中国商界》2021-06-10

      能源、环境、气候具有同源性,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环节的效果是不同的。如光伏发电是低碳的,但光伏发电材料硅的生产却是高能耗、重污染的。...一些地方的做法有悖于节能本意;如要求能源产地压缩生产,势必影响能源消费地的用能,甚至影响居民“满意度”。

      碳中和背景下的国际绿色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来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1-06-0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准则将绿色技术分类为替代能源生产类、交通运输类、节能减排类、废弃物管理类...、交通、建筑、废物管理、产品生产领域)等。

      来源:北大国发院2021-06-04

      同时,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系统,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在85%左右,而且这个能源系统还将持续扩张,碳中和要求把这个系统倒过来。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2021-06-02

      实施工业部门和能源生产部门的信息化、数字化,提高效率,降低排放。...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进入平台期,非化石能源增量消费加速,促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率放缓,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1

      近年来通过持续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支持非化石能源发展,能源弹性系数逐步下降,煤炭仍占到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的68.8%和能源消费量的57.7%。如果不要煤了,靠什么支撑能源安全?”

      来源:《瞭望》2021-05-10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建设能源互联网是加速推进能源系统深度脱碳化进程的重要措施。近年,我国在能源生产、消费、配置等方面协同发力,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全面突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