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相关结果1855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5-28

      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激励、社会动员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这些问题很多是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涉及部门利益、区域利益,错综复杂,必须打破原有的利益藩篱。...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从再生产全过程着手,从形成山顶到海洋、天上到地下的所有污染物严格监管制度和一体化污染防治管理模式着力,主动遵循、准确把握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律,维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27

      环境法律法规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新《环保法》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过去遇到环境问题,往往依靠各个部门单打独斗,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调。新《环保法》要求涉及环境管理的各相关部门必须共享信息,共同协作来解决一些环境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22

      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22

      山东省把实施科学治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针对高污染、高耗水和生态破坏三大类突出环境问题,在南四湖等流域大规模推广治用保流域污染治理体系,逐步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21

      张庆伟指出,河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端会议日前在河北省廊坊市举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20

      试点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最终形成一本规划和一张蓝图,而这本规划、这张蓝图将涵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城镇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内容。...从最初的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两规合一,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三规合一,直至现在的多规合一,这反映的就是政府治理结构的变革,其实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河北新闻网2015-05-19

      张庆伟强调,河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治污染、优生态成为全省上下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5月18日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端会议在廊坊举行。省长张庆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赵勇出席并为泛能微网标准化示范项目启幕。

      来源:经济日报2015-05-19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顺势而为,运用新思维,在治标的同时重在治本,更多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落实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强化市场激励机制,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主体功能区布局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环境空间分区分级管控的基础作用,避开水、大气、土壤和生态环境的敏感区、重要区和脆弱区,划定并严守红线,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15

      努力把《意见》提出的绿色化落到实处,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紧扭住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按照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做好管理体系的宏观设计,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效能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12

      实践充分证明,强化监管、从严执法是破解生态环境瓶颈的基本手段。...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不断创新环保工作的体制机制,加速环境保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效发挥市场配置环境资源要素的决定作用,充分激发社会参与环保的活力,逐步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社会监督、企业主责、行业自律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4-30

      国家治理体系是指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治国理政能力的现代化,因而,可以把两者分别总结为制度体系和制度能力。...此外,由于自然资源之间、生态环境与处于其中的自然资源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性,因而,当有关部门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开发利用等事项发生交互性的职权纠纷和矛盾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等职权作用的发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4-0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破解生态环境瓶颈时不我待。国家层面一系列改革方案陆续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在各地越来越得到重视;新《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具备,全面深化环保改革的时机已经具备。...要以生态环保职能优化整合和事权合理划分为突破口,着力统筹监管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国际与国内环境问题,全面增强生态环保管理体制的统一性、权威性、高效性、执行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激励、社会动员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

      来源:新环境2015-02-24

      第三,改革治理体系。包括强化环境统一监管;发挥环境保护部门综合监督;参与综合决策;评价考核与问责;落实主体责任。第四,要加强市场机制建设。...生态环境方面,水土流失面积下降,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改善。环境风险防控方面,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显著下降,环境和人群健康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完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1-1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正是反映了这一新形势下的战略需求。...该《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创新市场机制深入推进环保工作的重要突破,为我国推进第三方治理探索提供了指引和规范,提高了污染减排的灵活性和效率水平,将会对激发社会资本进入环境污染治理市场的积极性,健全国家环境治理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1-12

      生态环境本来具有生存性功能和生产性功能。这两种功能是有冲突的,国家通过制定环境标准来划定二者界限。这是一项需要高度智慧和技巧的国家管理工作,必须逐步改进相关规则,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2-15

      现在看来,真正赢得治污这场持久战的胜利,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而必须强化法律约束,将污染治理制度化、常态化、法治化,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构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环境法治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北京日报2014-11-24

      环境问题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催生原因,因此,一体化中应重点保护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二)统一的政策与规划环评措施新《环境保护法》第14条为政策环评的实施打开了大门。...建立健全统一的区域环保共治制度和机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共治的法治化利于统筹各方的资源,弥补行政资源之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协作和监督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2014-11-07

      在王毅看来,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已形成全球有史以来最为综合复杂的格局,只有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才能为解决包括严重灰霾污染在内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奠定良好的制度和行动的基础。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0-31

      这部分成本既包括排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损失,即内部化后的外部边际成本,又包括排污行为公开化后,市场对不同排污水平和效率企业的自行甄别和选择。...在一些短期应对政策效果尚不甚明显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出大气污染防治等各领域环境治理任务的艰巨性,也更加凸显出当前急需通过建立包括公开环境信息等在内的根本治理体系,来实现中长期环境治理目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0-31

      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