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评互联网2021-10-25
这不仅为环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还丰富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管理手段。部分省市和重点行业已探索在环评中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开展了相关实践,有待进一步在全国层面和全行业领域推广。...02 我国在环评中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体制机制正在加速形成,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为引领,以五年规划和相应的工作方案为具体部署,国家、地方、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3-01
详情如下: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优化本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限的通知各区环保局、有关管委会:为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深化本市环评体制改革,改善本市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来源:化工707微信2016-09-26
这一现象是环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阵痛,只有在改革现行的环评体制小气候,同时形成对排污高压的环保大气候后,这道闸门才能把得严、守得死,环评资质挂靠已经是行内公开的秘密。
来源:新民周刊2016-04-29
我国早在文革时期已就引入环评,尽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确立环评制度是在文革之后,但是环评体制和意识依然受到此前的一些影响。...而在规划环评中,责任主体是规划编制机关,通常是位高权重、资历比环保部门还要老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部、住房和城市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在当前上级批准下级规划的体制下,规划审批机关往往是规划编制机关和环保部门的共同上级
来源: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2015-07-09
可以说,我国早在文革时期就引入环评,尽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确立环评制度是在文革之后,但是环评体制和意识依然受文革时期的一些影响和制约。
来源:长江商报2015-03-23
看得出,这两个文件都剑指当前环评工作的核心,那就是原有环评体制机制中的制度漏洞,尤其是长期以来,受政企不分的影响,政府同时充当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给环评工作本身带来很大的阻力,而这样的一些制度漏洞还大大地为各种形式的环评腐败带来寻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