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结合制药行业废水处理现状,综合分析本项目废水特点、废水处理技术(处理效率)、成本以及回用要求,确定本项目废水污染防治技术路线为: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综合废水采用“厌氧生化+好氧生化+缺氧生化+好氧生化+混凝沉淀+ACF-BAF滤池+MMF过滤+末端消毒”处理工艺。
本次设计工艺的可靠性及合理性体现如下:本项目废水BOD5/ CODcr>0.3,可生化性好。预处理主要是通过调节、混凝沉淀去除大颗粒悬浮物质、胶体和部分CODcr,减轻后续的负荷;厌氧池主要降解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是保证污水处理达标的关键;厌氧池出水在好氧池、缺氧池、混凝沉淀池可以进一步去除大部分CODcr、BOD5、NH3-N、有机磷、SS等;深度处理的ACF-BAF池、MMF过滤器和消毒系统主要是进一步降低BOD5,保证出水浊度和粪大肠杆菌的达标。
栅渣、浮油需定期清理;生产废水混凝沉淀部分产生的化学污泥和生化系统产生的污泥定期排至污泥暂存池,经初步浓缩及消化后的污泥量显著降低,有利于外运处理;ACF-BAF池反冲洗水和过滤器反冲洗水等需回流至综合调节池再处理。
2.3 工艺流程图
3.主要单元设计与设备选型
3.1 生产废水调节池
设计水量按最大流量计算。每日平均流量Q=2.60m3/d,总变化系数为2.22,每日最大流量Q=5.77m3/d,HRT=36h,尺寸L×B×H=2.0×1.25×4.0m。配置人工格栅、潜污泵、液位计、空气搅拌系统等设备材料。
3.2 生产废水混凝沉淀池
设计水量1.30m3/h。日运行2.0h,絮凝时间20min[3],沉淀负荷q=1.6m3/m2.h[4]。混合池尺寸L×B×H =0.8×0.625×3.5m。絮凝池尺寸L×B×H =0.8×0.625×3.5m。沉淀池尺寸L×B×H =1.25×0.8×3.5m。配置PAC加药系统、PAM加药系统、盐酸加药系统、NaOH加药系统、pH计、空气搅拌系统、斜管、斜管支架、静压排泥系统、集水槽等。
3.3 生活污水精细隔渣渠
设计水量1.38m3/d。尺寸L×B×H =2.5×0.4×0.95m。配置人工格栅、集油管等。
3.4 综合调节池
综合调节池设计水量13.5m3/d(接纳后续工艺段的反冲洗水),HRT=15.6h,尺寸L×B×H =2.0×1.25×4.0m。配置潜污泵、液位计、空气搅拌系统等。
3.5 厌氧池
厌氧池设计水量0.37m3/h,日运行24.0h,HRT=11.5h,尺寸L×B×H =1.7×1.25×3.5m。配置厌氧填料与支架、配水系统等设备材料。
3.6 好氧池1#
好氧池1#设计水量0.37m3/h,日运行24.0h,有效接触时间4.0h,尺寸1.25×0.6×3.5m。配置好氧填料、填料支架、曝气与空气反冲洗系统等设备材料。
3.7 缺氧池
缺氧池设计水量0.37m3/h,日运行24.0h,有效接触时间8.1h,尺寸L×B×H =1.25×1.2×3.5m。配置填料、填料支架等设备材料。
3.8 好氧池2#、3#
好氧池2#、3#设计水量0.37m3/h,日运行24.0h,有效接触时间23.6h,尺寸1.25×1.8×3.5m和1.25×1.7×3.5m。配置好氧填料、填料支架、曝气与空气反冲洗系统等设备材料。
3.9 综合废水混凝沉淀池
设计水量0.37m3/h。日运行24h,絮凝时间30min[3],沉淀负荷q=0.47m3/m2.h。混合池尺寸L×B×H =0.6×0.6×3.5m,絮凝池尺寸L×B×H =0.6×0.6×3.5m,沉淀池尺寸L×B×H =1.2×0.65×3.5m。配置PAC加药系统、PAM加药系统、盐酸加药系统、NaOH加药系统、pH计、空气搅拌系统、斜管、斜管支架、静压排泥系统、集水槽等。
3.10 ACF-BAF池
ACF-BAF池设计水量0.37m3/h,日运行24.0h。参照同类工程经验,取水力负荷q=0.51m3/m2/h,尺寸 L×B×H =1.2×0.6×3.5m。配置专用陶粒滤料、曝气系统、气/水反冲洗系统、滤头滤板等设备材料。
3.11 中间水池
中间水池设计水量0.37m3/h,停留时间6.3h,尺寸L×B×H= 1.2×0.65×3.5m。配置液位计等设备材料。生化单元的曝气及气反冲洗用沉水式鼓风机设置于此,减轻噪声的二次污染。
3.12 过滤系统
MMF过滤器设计水量1.98m3/h,日运行4.4h,过滤速度v=7.0m/h。配置多介质过滤器(Φ600m)、进水泵和反洗泵等设备材料。
3.13 回用水暂存池
回用暂存池设计水量8.71m3/d,HRT=12.0h,尺寸L×B×H= 1.25×1.0×4.0m。配置二氧化氯消毒系统、液位计等设备材料。
3.14 污泥池
污泥暂存池设计污泥量0.5m3/d,HRT =10.0d,尺寸L×B×H= 1.25×1.0×4.0m。配置污泥泵和空气系统等。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废水处理站选用一体化钢制设备,紧凑合理布置。精细隔渣池、生产废水调节池、综合废水调节池、回用水暂存池和污泥暂存池等工艺单元组合为整体钢制设备A(半地埋式);MMF过滤设备单列为C;其余单元组合为整体钢制设备B(地上式);配套加药、消毒系统等安装在A部分上方,节约用地。土建只需A部分的土方开挖和A、B、C部分的设备基础。混凝加药、反冲洗系统、消毒系统以及主要提升泵、风机的日常控制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本项目整体投资约人民币30万元,占地约28m2。总装机功率7.5kW,使用功率5.84kW。总运行成本约4.7元/m3。
5.小结
本项目由于整体规模小而回用要求高,反冲洗水等回收处理水量占比较高,且为实现设备选型,部分单元进行了适当的放大设计,从而导致整体技术经济指标偏高。
本项目工艺流程完善,处理出水达标回用,实现节水与减排目标,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可作为同类工程参考。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