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2.1设计裕量普遍较大
由于在烟气脱硫改造设计时过分考虑满足燃高硫分煤条件下的超低排放,以确保脱硫装置裕量.目前投运的大部分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运行时存在循环泵备用数量较多的情况,造成投资浪费和运行经济性较差。
对此,建议结合机组负荷及燃煤硫分情况.开展循环泵优化组合以及一、二级塔运行pH值分配试验,探索不同工况下实现脱硫系统节电降耗的最佳循环泵组合方式和一、二级塔最佳pH值,再将试验所得最佳结果总结成烟气脱硫系统运行优化指导书.用于指导实际脱硫运行.以有效降低脱硫系统厂用电率。
2.2协同除尘提效
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协同除尘效果要明显好于单塔系统.但仍有优化空间.对于脱硫装置后不增设湿式电除尘器的项目.一般要求双塔双循环系统协同除尘效率达到75%甚至80%以上。因此.对于改造项目.考虑到新增吸收塔可以按照高效协同除尘一体化吸收塔设计.应优先考虑将新增吸收塔作为二级塔.
吸收塔设计时建议开展数模与物模工作.确保吸收塔内流场合理。同时.设计控制吸收塔内烟气流速(一般不超过3.5m/s)并选用高性能喷嘴.确保喷淋层有足够的覆盖率(一般在300%以上),加之选用高性能除雾器(一般为三级屋脊式除雾器),可确保脱硫后直接实现烟尘超低排放。
2.3氧化风系统的设置
研究机组烟气脱硫装置实际运行中大部分二级吸收塔氧化风机的利用率不高.同时按照双塔双循环pH值分级的理念,二级塔运行时应以吸收过程为主,运行时宜维持高pH值,氧化风需求量不大.在后续设计优化时二级塔可以不单设氧化风机,仅设置氧化空气分配管.氧化空气从一级塔氧化风机引接,中间设置调节阀门.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改造投资.另一方面可大大缩小占地面积。
2.4水平衡优化
在双塔双循环系统设计时.应在不同负荷工况、不同人口SO,浓度条件下对系统水平衡进行仔细核算.特别是对于前部设置低低温除尘器的机组。在实际运行时,应尽量利用滤液水制浆.减少或不用工艺水制浆;合理调整一、二级塔除雾器冲洗频率;加强转动设备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可以考虑主要转动机械冷却水远程控制.关闭备用转动机械冷却水。
针对一级塔液位下降较快、二级塔液位上升过快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一、二级塔之间设置旋流站,二级塔石膏排出泵将浆液排到旋流站.密度较小的溢流水通过自流进入一级塔.底流返回二级塔.
2.5烟道布置优化
双塔双循环系统新增吸收塔及烟道.系统阻力一般增加1200~1800Pa。由于设计时往往将系统阻力考虑过大.大部分双塔双循环系统改造时采用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合一改造.或对增压风机进行增容改造,但实际运行时系统阻力通常远低于设计值。
研究机组的部分机组烟气脱硫系统阻力超过3000Pa.其主要为烟道弯头较多、设计不合理所致.因此建议在系统设计时对烟道布置进行优化,减少系统阻力.尽可能避免风机改造,以节约改造投资和降低风机运行电耗。
3结语
现场试验及实际调研结果表明.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具有脱硫裕量较大、运行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效率可达到99%以上.其协同除尘效果优于常规单塔单循环系统且有提升空间.可作为燃中、高硫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对于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存在的不足.可通过设计和运行优化予以解决。本文研究结果可供燃中、高硫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借鉴。
参考文献略
《中国电力》作者:魏宏鸽,徐明华,柴磊,朱跃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