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电去离子
电去离子,又称填充床电渗析(EDI/CDI),是在电渗析器的隔膜之间装填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一种水处理技术。它被认为是水处理领域具有革命性创新的技术之一。
电去离子的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被提出,但它真正大规模应用仅仅在30年以前。1987年,美国Millipore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商业EDI设备:IonpureCDITM,标志着EDI技术达到实用化水平,EDI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具有领先水平国外公司主要有:美国Millipore、美国Ionics、加拿大E_cell、日本旭硝子。
我国的EDI技术研究起步并不算晚,80年代初期,我国也建立了填充床电渗析的实验装置,研究了离子交换导电网电渗析、纤维填充床电渗析、树脂填充床电渗析,并建立了生产离子交换纤维的生产基地,技术水平在当时应属国际领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及国内的特殊情况,在其后10年多时间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却几乎停滞了,直到90年代中期,国外EDI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在许多工业系统成功应用,证明EDI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国内又对其开始重视起来。自1996至今,多家研究机构从事其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近30年
磁分离技术
磁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的水处理技术。对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颗粒,利用磁性接种技术可使它们具有磁性。磁分离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有三种方法:直接磁分离法、间接磁分离法和微生物—磁分离法。目前研究的磁性化技术主要包括磁性团聚技术、铁盐共沉技术、铁粉法、铁氧体法等,具有代表性的磁分离设备是圆盘磁分离器和高梯度磁过滤器。目前磁分离技术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不能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
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包括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和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是利用放电直接在水溶液中产生等离子体,或者将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引入水中,可使水中的污染物彻底氧化、分解。水溶液中的直接脉冲放电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操作,整个放电过程中无需加入催化剂就可以在水溶液中产生原位的化学氧化性物种氧化降解有机物,该项技术对低浓度有机物的处理经济且有效。此外,应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的反应器形式可以灵活调整,操作过程简单,相应的维护费用也较低。受放电设备的限制,该工艺降解有机物的能量利用率较低,等离子体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还处在研发阶段。
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环保、节能、循环再利用的技术。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在污水污泥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三方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20世纪80、90年代,该技术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而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还举一反三,将人工湿地建成了新的景观,将处理污水与旅游景点二者结合起来。
组合式软化水技术
组合式软化水设备是由全自动软水控制器、树脂罐(一般为玻璃钢树脂罐和不锈钢树脂罐)、强酸型钠离子阳树脂、盐箱以及软水器配件组成。通过流量和时间控制方式发出指令给多路通伺服阀或电磁阀,来完成软化水设备的供水及再生,是工业锅炉、冷却循环水、炼钢、轧钢、大型变压器、民用热水锅炉等场合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硬水软化处理设备。
正渗透水处理技术
正渗透(Forwardosmosis,F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浓度驱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它是依靠选择性渗透膜两侧的渗透压差为驱动力自发实现水分子传递的膜分离过程,是目前世界膜分离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对于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如微滤、超滤和反渗透技术,这一技术从过程本质上讲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低压甚至无压操作,因而能耗较低;对许多污染物几乎完全截留,分离效果好;低膜污染特征;膜过程和设备简单等。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再生粉末活性炭水处理技术
此技术为国内首创。粉末活性炭(PAC)内部微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达1000~1500m2/g,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吸附材料。PAC能够很好地去除相对分子质量为500~3000的有机物,主要用于饮用水的除嗅、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和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领域。PAC的水处理过程多为间歇操作,可通过单独投加方式或与其他方法(投加高锰酸钾、膜处理、预氯化、预臭氧、投加硅藻土)联用来提高出水水质。再生粉末活性炭治理污水技术具有高效、彻底等优点,且材料可再生,重新使用,处理成本不高。
电子束辐射技术
随着大型钴源和电子加速器技术的发展,电子束辐射技术应用中的辐射源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利用辐射技术处理废水中污染物的研究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电子束辐射法(EB)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对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根据其能量作用模式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能电子束本身直接穿透水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另一类是通过高能电子束轰击高原子序数金属产生的韧致辐射或x光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在水处理中主要是根据水质条件来确定电子束辐射的辐射方式。辐射技术处理污染物是一种清洁的、可持续利用的技术,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列为21世纪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主要研究方向。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水处理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由简到繁,但目的始终如一,就是为了创造满足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水环境。人类正在使水处理向“低耗,循环,清洁”的方向而努力,无论其中蕴含的科技含量有多高,大繁若简,最终是要返璞归真。
后记:小编水平有限,难免错漏。请各位批评指正!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