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5.3.1散户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散户污水处理设施宜由农户自行看管,包括化粪池的定期清淘、生物处理设施的定期排泥、生态处理单元的植物收割等。具体操作事项可参照第三章中各处理技术的运行管理要求。
但农户缺乏污水处理技术的专业知识,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有限,因此村落或集镇可统一聘请若干专业人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咨询,对村落或集镇管辖范围内的散户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巡查周期不宜大于3个月。村庄也可指定专人,对散户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管理。
5.3.2村落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
村落污水处理站的启动与试运行需由专门单位负责。待系统正常运行后,应将设计和管理手册交给运行方。运行方应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按照手册的要求严格管理污水处理设施,保证污水站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站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须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或生产厂家联系,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
应定期对污水处理站的进水和出水进行观察或测定,如进水异常,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出水颜色和浑浊度,可粗略评价好氧生物处理设施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如出水水质透明度明显下降,悬浮颗粒物增多,则处理设施可能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可能原因有进水水量过大,曝气充氧不足,污泥沉淀效果不好,气温下降等;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控制进水水量,检查曝气设备是否正产开启,及时排走池底沉积污泥,冬季采取保温措施或降低污水处理量。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剩余污泥宜集中处理。
6工程实例
工程实例: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耿辛庄村污水处理站
(1)村庄概况
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耿辛庄村,位于潮白河流域。村域面积24km2,其中16.79km2为山区,其余部分为平原。村内户籍人口753人,共326户,外来人口约160户。人均纯收入为12000~13000元/年。
(2)生活用水量
村民生活用自来水来自于村庄自备水源井(共3口,约100米深),水价1元/吨,村庄用水总量约3000吨/月。
(3)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2006年,耿辛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修建村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处理水用于村庄绿化灌溉,总投资60万元。工程内容包括:
①对全村所有户厕进行整改,将原有旱厕统一改造成三格化粪池式节水厕所,村内还建有二级公共厕所两座。粪便由抽粪车定期收集后用于农田施肥;
②新铺设雨污水管道15000米;
③修建污水处理池3个,均采用膜生物处理技术,日处理污水共80吨。
该村排水设施建设情况如表6-1所示,图6-1所示为耿辛庄村污水处理一站。
图6-1耿辛庄逊污水处理一站
该村排水设施建设情况如表6-1所示,图6-1所示为耿辛庄村污水处理一站。
表6-1村庄排水管道系统与污水处理设施情况
(4)污水处理效果
该村位于北京市潮白河流域。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的规定,处理水水质应达到一级限值B要求,即COD≤50mg/L,BOD5≤15mg/L,NH4+-N≤5.0mg/L,TN-N≤20.0mg/L,才能够排放自然环境。
表6-2列出了该村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根据表6-2数据,该处理站的有机物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排水要求,但对氮的去除能力不足。因此处理水不能够向环境直接排放。尽管如此,污水处理池建成后村内环境还是有明显改善,苍蝇蚊子等大量减少。
表6-2污水处理站的水质处理效果
(5)污水处理去向
村内设储水罐一个,贮存处理水用于村内公共绿地的浇灌,但使用率不高,大部分处理水都从储水罐溢流进入排水渠,最终蒸发或渗入地下。
(6)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费用
正常使用时耗电100余kw.h/天;村内设水管员5个,做排水量记录工作,工资每月500元/人,由村委会支付。
(7)总结
本污水处理站使用膜生物处理技术,仅采用一级好氧工艺,有机物降解和氨氮硝化能力能够满足处理要求,但由于缺乏缺氧和厌氧过程,除磷脱氮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今后在进行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时,对于有除磷脱氮需求的情况,一定要在工艺流程中设定缺氧/厌氧过程。
本工程项目中,处理水没有直接排放环境,而是达到绿化灌溉水质标准后用于绿地灌溉,具有三方面的效益:降低污水处理成本,避免环境污染,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忠宝等编著.《预制钢筋砼组合式化粪池的应用》.2005
[2]中国沼气学会.中国市政西南设计院.给排水试用图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3]张自杰等编写.《排水工程(第四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高廷耀.顾国维编著.《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
[5]刘俊新等编著《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