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村落排水
华北地区多为平原地区,村落较为集中,部分山区村落沿河流分散布置,在地下水位较浅、水源保护地和重点流域保护区域严禁采用渗水井、渗水坑等排水方式,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村落排水管渠的布置应根据村落的格局、地形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对于新建农村集中居住区,污水和雨水的收集应实行分流制,通过管道或暗渠收集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雨水应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明渠排至就近的河流或池塘。旧村庄的改扩建,已建合流制管网,可采用截流方式将污水送入处理设施,新建改建部分在污水处理设施前尽可能实行分流制。
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为确保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农村污水系统形式的选择与建设应参考以下原则:
(1)村落排水系统的选择应服从当地村镇总体规划。
(2)雨水应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除,污水管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管、塑料管等;
(3)雨、污水均应尽量考虑自流排水。污水管道依据地形坡度铺设,坡度不应小于0.2%,以满足污水重力自流的要求;同时应防止因地形坡度过大,冲刷管道或管道露出地面。
(4)污水管道铺设应尽量避免穿越场地,公路和河流,并应设置检查井。村落生活污水排水管管径宜大于150mm。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华北地区属严重缺水地区,污水处理应尽量与资源化利用结合。根据华北地区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条件,农村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包括:化粪池、污水净化沼气池、普通曝气池、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稳定塘等技术。
3.1化粪池
3.1.1概述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以去除粪便污水或其他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为主要目的的小型污水初级处理构筑物。
污水通过化粪池的沉淀作用可去除大部分悬浮物(SS),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作用可降解部分有机物(COD、BOD5),池底沉积的污泥可用作有机肥。通过化粪池的预处理可有效防止污水管道被堵塞,亦可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机污染负荷。但化粪池处理效果有限,出水水质差,一般不能直接排放水体,需经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或生态技术单元进一步处理。化粪池应进行防水、防渗和防腐处理,以防止污染地下水并保证后续污水处理单元处理水量。化粪池应定期清淘,保持进出水畅通,清掏物作为固废进一步处理或用于农田施肥。
化粪池的优点:结构简单、易施工、造价低、维护管理简便、无能耗、运行费用省、卫生效果好。
化粪池的不足:沉积污泥多,需定期进行清理;沼气回收率低,综合效益不高;化粪池处理效果有限,出水水质差,一般不能直接排放水体,需经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或生态技术单元进一步处理。
化粪池适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华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初级处理,特别适用于生态卫生厕所的粪便与尿液的预处理。
3.1.2类型和结构
化粪池根据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砖砌化粪池、现浇钢筋混凝土化粪池、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玻璃钢化粪池等。根据池子形状可以分为矩形化粪池和圆形化粪池。华北地区农村化粪池可根据使用人数分为双格化粪池和三格化粪池(如图3-1所示)。化粪池宜用于使用水冲厕所的场所,并宜设置在接户管下游且便于清掏的位置。
3.1.3设计事项
化粪池的具体设计可参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农村化粪池规模和参数可参考如下事项:
(1)为防止污染地下水,化粪池须进行防水、防渗设计。
(2)化粪池的设计应与村庄排污和污水处理系统统一考虑设计,使之与排污或污水处理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便充分发挥化粪池的功能。
(3)化粪池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水文情况和基底处理方法,以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基坑护坡塌方、地下水过多而无法清底等问题。
(4)化粪池距地下给水排水构筑物距离应不小于30m,距其他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5m,化粪池的位置应便于清掏池底污泥。
(5)农村化粪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选48h或以上。
(6)当化粪池污水量小于或等于10m3/d,首选两格化粪池,第一格容积占总容积65%~80%,第二格容积占20%~35%;若化粪池污水量大于10m3/d,一般设计为三格化粪池,第一格容积占总容积的50%~60%,第二格容积占20%~30%,第三格容积占20%~30%;若化粪池污水量超过50m3/d,宜设两个并联的化粪池;化粪池容积最小不宜小于2.0m3,且此时最好设计为圆形化粪池(又称化粪井),采取大小相同的双格连通方式,每格有效直径应大于或等于1.0m。
(7)化粪池水面到池底深度不应小于1.3m,池长不应小于1m,宽度不应小于0.75m。
3.1.4施工事项
可根据当地气候和工期要求,购买预制成品化粪池安装,或现场建造化粪池。预制成品化粪池有效容积从2.0m3至100m3不等,应根据当地处理水量、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参照《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中相关内容,选择相应型号的预制成品化粪池。成品化粪池的加工在生产厂家完成,其现场安装和施工工序主要包括:开挖坑槽、安装化粪池、分层回填土、砌清掏孔和砌连接井。
由于化粪池易产生臭味,现场建造化粪池最好建成地埋式,并采取密封防臭措施。若周围环境容许溢出,且地质条件较好,土壤渗滤系数很小,则可采取砖砌化粪池,其内外墙可采用1:3水泥砂浆打底,1:2水泥砂浆粉面,厚度20mm。若当地地质条件较差,比如山区、丘陵地带,临近河流、湖泊或道路,则建议采取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对池底、池壁进行混凝土抹面避免化粪池污水渗滤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同时配套安装PVC或混凝土管道。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