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系统支持实验室是整个系统的支持和保障中心,对整个系统的仪器设备经行维护、保养和检修。
3.4固定监测子站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3.5流动监测子站是固定监测子站的补充,主要任务是对监测网络中空白点补充监测,监测网络中不需要常年监测点位经行临时监测,污染源调查和环境评价监测,突发事故监测。]
三、自动监测系统设计
明确系统建设目标,并根据所定的系统建设目标经行系统设计。包括:点位数、布局、设置、测试项目、适用分析方法、数据捕获率和数据质量要求及必需的仪器设备配备和良好的运行环境。
1、点位布局遵循基本的原则
(可参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
(1)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3)监测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同时在布局上应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监测点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能兼顾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5)为监测道路交通污染源或其他重要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而设置的污染监控点,应设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污染物高浓度区域。
2、监测子站设置
一般以流动和固定污染源为监测对象,遵循一下原则:
(1)根据区域类别特性、污染状况、人口布局、地形、气象等因素,使点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排除周围环境可能干扰监测结果的局地因素,还应考虑其他大气物理因素和污染物活性等因素。
(3)50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
(4)附件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高大建筑物货其他阻碍环境空气流通,一般经验是采样口到最高障碍物距离至少高出采样口2倍以上。
(5)采样口周围270度范围,环境空气流通不受影响,如果采样管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采样口周围要有180度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
(6)点位应长期使用,不轻易改动。
(7)稳定可靠的电源
(8)安全和消防措施须有保证,便于车辆进出。
3、监测站房建设
环境要求控制所有能影响样品稳定性、样品内的化学反应或样品组分的外部物理因素,如光、电压、温度、湿度、仪器震动等。
(1)面积应在10-25m2。无窗或双层密封窗结构,有隔断缓冲间。
(2)四周开阔的房顶,气象杆与房顶高度不能小于2m。
(3)采样风机排气口应设在靠近站房下部位置,与地面距离20-30cm。
(4)有良好的避雷接地和防电磁干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5)站房温度20±5℃,夏季25-30℃,相对湿度70%以下。
(6)30-40A三相电分相使用。
(7)电压波动≤10%,电源系统有过压、过载保护
4、仪器摆放
(1)采样总管尽可能靠近分析仪器,以尽可能减少支管长度。
(2)抽风机排气口和排气总管尽可能远离采样口
(3)数采器和仪器尽可能分开放置,避免振动影响
(4)空调应远离采样管和仪器
5、采样系统建设
5.1采样系统设计
(1)防雨防虫
(2)污染物滞留时间(指从采样口到达分析仪的时间)<20s,最好<10S。滞留时间取决于采样总管体积和抽风量。
(3)采样头、采样总管,支管接头必须选用特氟龙材料。
(4)支管连接端深入总管中心位置的层流区域。
(5)支管长度不能超过3m。
(6)采样总管室内部分,必须含有自动加热控制温度。
5.2采样系统建设
采样头周围一定范围内没有遮挡物,并要充分考虑附件道路上所行驶的机动车辆影响,应满足如下要求:
(1)离地面高度应为3-15M,采样口与屋顶直接距离>1m,PM10/2.5采样口与支撑物(墙壁)水平距离>1.5m。
(2)多个采样口时,各采样口间隔距离不能<1.5m。
(3)避开汽车排放尾气对一定范围监测结果产生干扰
四、系统质量保证和控制
1、概述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概念在有些方面很难绝对的分开或分清,实际工作中往往概念混淆,是两者工作发生错位。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