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自从《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和两个行业标准---涂料、制药行业VOCs排放标准发布,以及国家生态环境部的《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发布之后,VOCs概念、标准、治理思路已经得到统一,应该是比较明确和可操作性了。但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人概念混淆,甚至乱套标准。
下面收集18个常见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进行探讨解读。
1、问:VOCs的概念统一了吗?
答:对头。国家标准已经把挥发性有机物(VOCs)定义为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这个概念简单扼要,原先那些设置有温度条件的定义已经过时,只适合其标准规定的情形。
而且,挥发性有机物(VOCs)只是一个总体概念,具体污染物另有控制项目。
2、问:TVOC的概念更新了吗?
答:对头。早期的TVOC概念来自《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是指利用 Tenax GC 或 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6-C16。现在是指,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对空气中的单项VOCs物质进行测量,加和得到VOCs物质的总量。要求达到总量90%以上的单项物质加和。其监测方法为hj 644和hj 734。
3、问:VOCs就是TVOC?
答:错误。VOCs即挥发性有机物,是概念性名词,这个“S”不是总的意思。TVOC才是总挥发性有机物,是具体污染物项目。广东的几个标准里有个总VOCs,倒是和TVOC同义。
4、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说的是无组织排放,有组织排放不用执行?
答:错误。如果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操作,所有的VOCs初始排放均是无组织排放形式,该标准说的就是如何管理VOCs的无组织排放,尽可能使无组织转化为有组织排放,并给出过程控制和最终排放标准。
5、问:非甲烷总烃不是VOCs?
答:错误。在表征VOCs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非甲烷总烃(NMHC)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由此可见,VOCs、TVOC、NMHC在这里已经统一起来了,前者是总体概念,后两者是具体污染物控制项目,谁把他们人为分家都是不对的。
6、问:环评时,特征污染物是非甲烷总烃,现状监测TVOC是错误的?
答:这个说法不对。按2018新大气导则,没有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的因子,按附表中数值,TVOC参照的是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详解或是其他标准都不是导则规定的要求。
7、问:为什么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非甲烷总烃(NMHC)的评价值不同?
答:那是因为监测方法不同。
非甲烷总烃(NMHC)用的是减量法,分别测了总烃和甲烷,一减就行。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用的是加量法,要求测出各个细分然后相加而得。
8、问:正常情况下,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非甲烷总烃(NMHC)哪一个测值高?
答:一般情况下是非甲烷总烃。加量法测TVOC需要先进行成分分析,对不低于90%的成分进行分析叠加,但事实上测的为24种和35种,甚至吸附剂1监测出来的就是C6-C16。
非甲烷总烃用的是减量法,准确度没有TVOC高,但整体水平控制好。
这类似于污染源普查一样,当毎一个单个项目调查准确时总量才会准确,否则还是排污系数计算对总体的把握较恰当。
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的差别就可以看出来,TVOC八小时均值0.6毫克/立方米,折算成日均的为0.6X2=1.2毫克/立方米,非甲烷总烃采用详解或是河北地标日均值2.0毫克/立方米。
这也侧面说明一个问题:正常情况下,非甲烷总烃测值会在TVOC的两倍左右。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