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主流的DTRO项目系统中,以70bar、90bar、120bar的设备为主。在综合考虑投资和运行等经济性的情况下,常规含氯化钠含盐类项目,设计浓缩终点浓度一般为8-10%;硫酸钠含盐类项目,设计浓缩终点浓度一般为10-12%。
2003年引进DTRO技术后,通过消化、吸收,目前国内已经基本形成了自主的DTRO技术,涉及研发、生产加工、工程应用等。
目前国内大的公司一般考虑购买核心的DOW反渗透膜材料,然后根据设备标准裁剪膜片,配套隔网,采用超声波等焊接技术,得到复合膜片。然后配套其他配件,组装成合格的DTRO产品。
Part02 垃圾渗滤液DTRO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液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高有机物、高氨氮、高悬浮固体和高含盐量等。
老的填埋场基本以生化处理为主,在早期新建的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相对而言,含盐量低、可生化性高。
垃圾填埋场常规使用年限约为10-15年,常规使用5年后,垃圾渗滤液成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国内某企业统计数据如下:
垃圾渗滤液存在极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可能导致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了解决这些污染风险,就要尽快对这些垃圾渗滤液进行应急处理。DTRO技术的应用开始普及。
首先,主要针对于一定年限后的老厂,出水水质不达标情况下,或者寿命到期,面临封厂的老厂,一般会考虑DTRO膜技术为主的工艺系统进行应急处理。而且这种情况下,很多BOT运营模式的项目也应运而生,50T、100T、200T、500T等标准化集装箱式设备也开始普及起来。
其次,针对于新的垃圾填埋场,特别是2008年垃圾渗滤液排放指标国家提标后,考虑到项目的整体规划,目前一般也会考虑DTRO膜为主的工艺包系统配套。
考虑到各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差异性,目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组合工艺包较多。方向上,国内外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是主体,物化处理为预处理,膜处理为后续处理系统。
目前国内常见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1)MBR+卷式NF+卷式RO;(2)MBR+单级DTRO;(3)两级DTRO。
其中含DTRO工艺的常规工艺包如下:
尽管目前DTRO工艺包应用非常普遍,但是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应急措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常规填埋场的DTRO浓水均采用回灌的方式处理,长期的内循环,COD、盐等会造成杂质的逐步累积,从而影响系统稳定性。
目前多年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运行实践已证明,主流工艺包中的垃圾渗滤液DTRO浓水回灌,已经陆续反馈出众多问题:1. 系统水回收率下降;2. 出水水质下降;3. 运行成本增加。
基于上述这些问题,在某些地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也不得不考虑零排放,常规还会配套纳滤分盐、蒸发等系统,但是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的特点,目前市场反馈,后续这些系往往都运行不稳定,需要增加多级COD去除等预处理工艺。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