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访谈正文

心中有个“大东湖梦”——对话国家水专项首席科学家杨国录教授

2015-07-08 14:27来源:今日湖北关键词:生态治理生态系统修复杨国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面临“噩梦”,我们如何存在?

杨国录教授认为,大东湖存在大量的生态资源,生态资源丰富是大东湖健康的最佳体现,而大东湖生态环境极其复杂,生态环境质量严重制约着生态资源的利用价值,所以,我们要从水环境改善、生态系统重建入手,提升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价值来恢复大东湖健康!

记者:今天大家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大东湖生态环境变化,您们这代人就像做梦一样,不到50年时间,一个“亲水湖”变成一个“浊水湖”;这是您们这代人的一个梦魇般的亲身经历和现实体验。请问杨教授,面临着“噩梦”般的经历,我们将如何存在?!

杨国录教授:近年来,大东湖生态环境问题总的说来控制不错,但大东湖的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很艰巨、任重道远。这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环境问题:“四大”环境问题仍然存在,而且严重。管理问题: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权属分散、监管难度大。治理问题:治理不系统、拦污截污、控污治污尚未达标;大东湖综合治理水准还未达到恢复大东湖健康水平;城市-江河-湖泊协同治理还没有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

我们认为,大东湖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人与水共生、 城市与江湖同体、人与自然和谐”。人要生、水要活;城市、江河、湖泊共存亡;人、社会、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和谐。

我们提出大东湖健康生态系统修建的极致目标:恢复大东湖健康。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修复是大东湖健康保障的重要措施,必须围绕各项分目标组织实施:资源东湖、环境东湖、生态东湖、民生东湖、人文东湖、和谐东湖、健康东湖。实现大东湖体态丰满:湖泊不萎缩、湖面不被占据、湖底不淤积抬高;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水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盛;功能健全:蓄洪防洪能力大、行洪排涝作用强;环境保质:水质达标、水源地安全;生境健康:生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链发展完整、水清绿秀、亲水雅致。

提出推进“五水”共治新思路

杨国录教授提出的大东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思路与举措,指出要改变大东湖的“亚健康”状态,必须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要竭力突破技术难题、管理难题、体制难题、资金难题,走湖泊生态自我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大东湖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记者:真正做到完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引好水、治好水、排好水”,实现“五水共治、五水共利”。请问,目前构建的“五水”共治新思路主要“新”在哪里?

杨国录教授:全面推进“五水”共治,通过“协同治污”和“文明治水”,达到“五水”共利。我们既要治水,更要理水,治理同步,做到抓源头治污、讲过程治水、重治理综合效益。

其具体体现是:抓源头治污,讲文明治水,重“五水”共治(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地表涝水、江河弃水、湖泊浊水);勤理水(“四水”共理:留住水、保供水、讲用水、抓节水);兼效益(“五水”共利:城市用水好、江河输水顺、湖泊蓄水足、地表排水畅、地下储水丰)。

实施“五水”共治、达到“五水”共利,全面推进“发展性治污”模式操作思路:改变传统政府直接投入治污、管污模式,将政府引导资金投入到:“治污与资源再生”、“管污与资源再利用”、“环境工程建设与环境企业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资源环境利用”相结合上来,使治污引导资金能够成为治污造血资金,通过制度和政策,保障造血资金再投入到治污工程中。

保障大东湖健康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整体系(内容)应该包括:基础工程:江湖水网构建工程;前提工程:污染源控制工程;两大措施工程:水环境修复和生态系统重建;两大保障工程:生态文明能力建设工程、科学技术保障体系;管理工程:监控、评估、决策、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工程。在此基础上,推出八大技术创新举措:江湖连通构建技术、引江济湖策略、多学科融合技术、受污底泥控制技术、水环境改善技术、生态系统重建技术、引水补水调控技术、多媒体动态可视技术。

做到“五水”共治、“四水”共理、实现“五水”共利,充分利用长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治理好湖泊环境,必须构建好大东湖生态水网;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大东湖构建工程(在东沙湖连通的基础上,加快青山江湖联通、九峰渠联通、严东严西湖联通、严东湖北湖联通、北湖与长江联通),为保障大东湖健康,实现城市经济-长江经济-湖泊经济建设对接奠定基础。杨国录教授提出构建生态资金联动保障机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效益分享机制),解决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乏力问题。

同时,实施大东湖江湖连通“外引内联、外引内动、外引内和、外引内谐”的“联、动、和、谐”生态环境治理策略,解决好大东湖“江湖连通”与“引江济湖”的协作治理问题,提高大东湖治理品质,统筹兼顾到“上引水、中治水、下排水”,真正实现“引好水、治好水、排好水”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需求。

更为可观的是,同时派生出多种产业。生态旅游业:创新建设驱动性生态文化科技旅游的两大“大东湖生态走廊、大东湖水世界”引擎;水产业:发展生态养殖;水信息业: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基础,大力发展数字商务软件系统,远程触摸感知教育系统,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监管控制指挥管理系统,建设智慧城市、智能江湖;水地产业:以“东-沙”联通商贸地产建设理念为延伸,以保护大东湖自然景观为主题,以服务生态旅游和打造战略新型产业为目的,在大东湖连通地带、湖滨生态盲区等可适度发展水生态地产;科技文化业:建设中国水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环境研究院、中国稀有水生动植物培植保护基地……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

针对“权属不清、责利不明、多头管理、众家享用、灾病难治”等问题:可借鉴洱海、太湖、滇池、巢湖做法,成立统一管理机构。建议设立武汉市大东湖管理局,政府制定两个“三条红线”。一是湖泊生态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湖泊生态资源总量控制、湖泊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湖泊功能区纳污限制;二是湖泊资源环境保护“三条红线”:湖泊区属界定、湖泊健康水位界定、湖泊资源功能界定。政府授权管理局,“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护”大东湖;管理局行驶“水利、环保、渔政、航运、旅游”五大职能,做好综合规划、治理、开发和利用;推行湖泊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捆绑的“一站式”管理模式。

杨国录教授有些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和我们一起憧憬了一个美丽的“大东湖梦”,这个梦要求“人与自然同根、人与自然同兴、人与自然同辉、人与自然同在”。展望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用十五年时间到2030年,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水星”,实现大东湖生态文明的振兴!

原标题:【本网专稿】心中有个“大东湖梦”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治理查看更多>生态系统修复查看更多>杨国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