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业界关注“土十条”的出台 修复市场空间巨大

2016-03-24 09:0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土十条土壤修复土壤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6全国两会上,环保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雾霾何时被风吹走、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土十条”何时才能出台……

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后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2013年以来“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而“土十条”却为何迟迟未出台?在2016全国两会的环保部部长答记者问会上,陈吉宁部长解释说:大家期盼的“土十条”会尽快出台,从2013年到现在,“土十条”已经修改了50多稿。之所以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一是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二是基础非常薄弱。它和大气、水不一样,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现在还没有一部法律规范,相关的工作也很分散。土壤的问题又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它和用途是密切相关的,比如靠近饮用水源,也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所以界定起来非常困难。

同时,环保部在机构设置方面上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原来的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被取消,新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这不仅仅是环保部机构的一项改革,更有利于统领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精细化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土壤污染从原来的被冷落,到现在的精细化管理,无不体现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

虽然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开始重视了土壤污染的问题,但土壤治理行业的起步和成熟程度远远落后于水、大气、固废治理等其他环保子行业。总体而言,法律体系中并没有针对土地污染的专门立法;在标准方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也不健全。同时,土壤修复市场的盈利模式也并不清晰。陈吉宁部长在年初的曾表示,“土十条”治理土壤污染,是个“大治理”过程,并非要直接投入几万亿元。“这其中强调的是风险管控,要管控土壤污染风险,通过改变土地使用方式,而非简单依靠巨大资金投入。”土壤修复项目和资金大多数依赖于政府,土壤修复产业缺乏完善的盈利模式,进而难以将其成本费用化。仅有少数的商业化项目将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负担交由土地开发商承担,其他土壤修复项目资金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 因此,在资金筹集方面,两会委员建议“土十条”相关编制单位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据测算,若各地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加上中央财政、社会资金投入,每年投入可在1500亿~2000亿元。考虑到国家土地政策逐步收紧的因素,到2020年,预计可筹措到1.1万亿~1.4万亿元。

随着“十三五”期间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的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战役将正式揭幕,治理修复工作的推进速度以及开展的地域范围将进一步加大,行业对此期待甚高。

(综合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证券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