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河北邢台“净土行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2017-12-12 17:0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地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七、加快修复技术体系研究,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四十)强化治理修复技术支撑。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土壤环境问题,以及现代土壤环境科学及修复技术的发展需求,围绕土壤环境过程与健康、监测与安全、修复与管理等重点领域,支持相关单位开展土壤污染识别与诊断、重污染耕地原位修复、基于设备化的场地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全市土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支持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技术单位建立土壤环境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领域工程技术中心。(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四十一)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全市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实用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植物修复、固化稳定化、热脱附、水泥窑共处置、生物堆等成熟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充分利用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实践成果,推进治理与修复技术的工程化、设备化应用。定期公布鼓励发展和应用的土壤污染防治重大技术装备目录。自2018年起,按照省部署,适时启动建设邢台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物快速检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阻隔等风险管控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市环境保护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牵头,市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等参与)

(四十二)促进土壤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我市相关环保企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培育和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采用“互联网+”模式,有效链接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用户,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咨询服务、专用设备制造等产业链条式发展。推动发展环境数据资源服务产业。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等参与)

(四十三)规范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定技术服务信用评定办法,定期将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单位,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探索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有关责任方终身责任制。(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等参与)

八、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构建污染防治政策体系

(四十四)加大土壤污染防治财政投入。各级政府整合统筹相关专项资金,用于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治理修复和国家、省、市确定的治理修复目标任务及试点示范工作等,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资金,更多用于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研究制定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奖励政策,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增加的县(市、区)予以适当奖励。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因替代种植或实施轮耕、休耕、禁种、结构调整等措施导致的农户损失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各地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必需的业务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统筹保障。(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四十五)拓宽土壤保护融资渠道。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污染地块第三方治理支持力度。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应用,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统筹安排设立相关专项建设基金,倾斜支持企业对涉重金属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研究制定扶持有机肥生产、废弃农膜综合利用、农药包装废弃回收处理等企业的激励政策,在农药、化肥等行业开展环保“领跑者”制度试点。(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供销社、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等参与)

(四十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深入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扩大入保企业范围,加大对未投保企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罚力度。对重点行业中近年发生的环境污染及风险事故企业进行备案登记。2018年底前,列入全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的企业投保率不低于50%。建立完善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赔偿机制,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科学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价,按规定启动赔偿程序,确保赔偿补偿资金及时到位。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范围全面、费率合理、赔付及时、管理完善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体系。(市环境保护局、市金融办、邢台银监分局等负责)

(四十七)强化金融信贷杠杆作用。积极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加大对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执行企业环保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根据企业环境信用分为环保诚信企业、环保良好企业、环保警示企业和环保不良企业4个等级,依次以绿牌、蓝牌、黄牌、红牌信用等级公布。对绿牌、蓝牌企业,给予金融信贷支持;对黄牌企业,严格贷款条件;对红牌企业,不予新增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龙头、骨干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市环境保护局、人行邢台市中心支行牵头,市财政局、市金融办、邢台银监分局等参与)

(四十八)建设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先行区。综合土壤污染类型和程度等因素,选取新河县作为我市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先行区,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受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政策机制和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完善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体系。结合新河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市环境保护局、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参与)

九、完善土壤环境法治建设,提升污染防治管理水平

(四十九)落实土壤环境标准规范体系。落实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地方限值、地方重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污染损害鉴定、治理修复等技术规范要求,逐步完善我市土壤污染治理标准规范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立全市土壤污染防治标准规范体系。(市环境保护局、市质监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参与)

(五十)强化土壤环境执法能力提升。加强土壤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执法效率。依托全市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信息化等手段在土壤环境执法领域的应用,提升环境监管执法精细化水平。根据全市土壤污染防治需要,制定土壤环境执法人员年度培训计划,每3年开展1轮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管理培训。(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财政局等参与)

(五十一)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充分利用环境监管网格,加强土壤环境日常监管,开展环保、公安、国土资源、农业、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等部门间以及跨区域间的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向农田、林地排放有毒有害废水、非法倾倒固体废物、非法转运及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污染土壤的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对严重污染土壤已构成犯罪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惩处。自2017年起,对重点行业企业每年开展1次土壤环境专项执法工作,对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问题挂牌督办,曝光违法企业名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等行为。(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安全监管局等参与)

(五十二)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各级政府根据行政区域内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情况,制定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依规公布信息。重点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增加土壤污染防控内容,按规定报环保部门备案,并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及应急演练。以危险废物倾倒、化学品泄漏、地表水污染等突发环境事件为重点,加强土壤污染物种类鉴别和快速检测、污染事故损害鉴定评估、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等应急管理、技术支撑和处置救援能力建设。(市环境保护局、市安全监管局牵头,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参与)

十、明确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建立协同共治工作格局

(五十三)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邢台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全市土壤污染防治重大政策措施,解决重大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各县(市、区)政府是落实本工作方案的主体,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制定本行政区域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确定重点任务和治理目标,分解年度工作任务,抓好工作落实。(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参与)

(五十四)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市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土壤污染防治职责,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组织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专家,成立邢台市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借助和发挥专家智囊作用,提高科学决策、精准治污水平。(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参与)

(五十五)严格目标评估考核。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每年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对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以及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市财政局等参与)

(五十六)加大目标考核奖惩力度。对按要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土壤污染防治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年度评估结果较差或未通过考核的,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整改任务完成前对有关地区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防治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市、区),约谈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由各级政府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查清事实,区分责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有关材料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调离、提拔或退休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参与)

(五十七)落实企业治污责任。自2017年起,各县(市、区)政府要与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有关企业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污染治理责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土壤污染风险排查、评估和防控,造成土壤污染的企业要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国有企业要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等参与)

(五十八)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结合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广泛宣传土壤环境保护有关科学知识和法规政策,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依托中小学粮食安全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土壤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土壤环境专门课程;支持民间环保机构、环保志愿者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环保社区、学校、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减少含镉汞电池、含汞荧光灯、含汞体温计等对土壤环境有害的生活日用品消费。(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农业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参与)

(五十九)强化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各级政府要编制土壤环境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定期发布本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重点行业企业依据有关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开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来信来访、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等途径,积极监督和举报环境违法企业和行为。聘请环保义务监督员参与现场环境执法、土壤污染事件调查处理等活动。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民间环保机构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农业局等参与)

(六十)建立公益诉讼机制。鼓励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依法对污染土壤环境、损害群众健康等环境违法行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或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提交书面意见、协助调查取证等方式,对因土壤污染受到损害请求赔偿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支持。检察机关要做好支持起诉工作和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工作,法院、检察院要做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改革试点工作的前期准备和探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相关案件办理工作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探索建立环保审判专家、检测机构数据库及信息平台,推动法院与行政机关环保工作信息互换共享。(市检察院、市法院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参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污染地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