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报道正文

碳税与碳交易

2014-08-22 09:24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碳交易碳排放环境税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一轮财税配套改革正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改革《决定》的顶层规划和中央综合改革领导层的部署拉开帷幕。环境税制改革是税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应对环境危机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环境税制改革的直接导向是以“税制绿化”调节经济生活,激励经济活动主体的减排、治污、低碳化发展。具体改革内容既包括排污费的“费改税”,也包括使已有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更好发挥绿色发展促进作用。另外,在加快立法阶段,也很有必要研讨未来我国可否开征类似于“碳税”这样的环境税。

碳税是以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按照其含碳量或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税种。自2006年开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碳减排压力巨大。2007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改革目标。2013年6月,《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开始征求意见,碳税纳入其中。201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3]2526号),供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相关工作参考使用,预计也是为开征碳税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交易试点,分别是:深圳、广东、北京、天津、湖北、上海、重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在国内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目的是在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探索,为最终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找到既适合国情、又简单适用的市场体系。

20日,继深圳、湖北之后,北京碳交易市场也紧接着累计交易突破1亿元大关。北京的碳市场累计成交额已正式突破1亿元,累计成交量也达到了2022476吨。业内表示,如果说此前北京进入首个履约期后,不少企业为避免处罚如期履约,集中大量购买碳交易配额造成了成交量暴涨的话,那么,在履约期基本结束、新配额下发后,北京仍能保持一定的成交量直至突破亿元,证明在企业冲刺履约的带动下,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了。

国内几个碳交易试点城市开始了首次履约的最后冲刺。按照相关规定,截至每年地方政府部门规定的履约期,碳排放超过了自身拥有配额的企业、单位需要购买多出部分的指标,未按时间进行履约的企业、单位将会被处以市场均价3-5倍的罚款。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可否认,此前虽然各地已经陆续试点开展碳交易一段时间,但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还是不够高。北京环交所总裁助理周丞甚至表示,自今年3月以来,北京环交所走访了多个企业,建议他们早点着手购买配额,以免到了最后期限时大量企业集中购买导致价格短时间内大幅上涨。但最终,不少企业、单位仍然持观望态度,认为政府不会严格推行履约期时间表。最终,北京对部分企业和单位进行了时间宽限,但也还是对个别一直没有完成履约的单位进行了处罚。

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均已上线交易,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总量将达到约12亿吨,控排企业约纳入2000余家,成为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碳配额交易体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环境税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