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煤制气是一个香饽饽?

2014-09-26 09:0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禾 赵似锦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煤制气氮氧化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院长钱宇也表示,煤制气效率仅为55%,是比较低的,有很多能量损失。从国家层面来说,总煤炭消耗量将会大幅增加。

根据国家对煤制气的耗煤量指标计算,每生产1000立方米煤制气就会排放出4.83吨二氧化碳。2000多亿立方米的总产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将会超过10亿吨。

“虽然国家发改委曾要求新疆准东煤制气示范项目利用煤制气工厂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在周围油田开展驱动及封存的试验示范,但根据现有的已公开资料,目前没有一个项目配套涉及了碳捕捉、封存和利用项目。”钱宇说。

钱宇表示,在城市用煤制气供热比直接燃煤供热,可减少98%的雾霾污染物排放,降低雾霾效果显著,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直线上升。

李俊峰做的一项研究显示,煤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大部分来自燃料生产过程,占到了其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的70%左右。从全生命周期来看,相当于煤制气的煤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在A区、增在B区。

对此,李俊峰强调,由于煤制气替代其他技术都会产生更高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煤制气将挤占各地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空间,增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煤制气产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整体一次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来换取部分地区的能源结构优化,并不适宜作做为清洁化、低碳化措施在全国大规模推广。从全局看,这与能源体系低碳化发展方向是相悖的。”李俊峰说。

林伯强也认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煤制气没有达到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目的,也达不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因为将生产过程考虑在内,煤制气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比直接使用煤炭还要多。大规模发展煤制气替代燃煤,实际上只是将污染排放从东部转移到了西部,整体上还是增加了全国的排放量。

煤制气是机动车燃料较好替代方案

从经济性比较情况看,除了替代车用燃料外,发展煤制气并不具有优势,并且替代车用燃料的可行性也是有条件的

李俊峰将煤制气与燃煤大、中型锅炉,电磁炉、汽油小汽车、柴油公交车等能源使用方式,从全生命周期进行了技术环境指标分析比较。他发现与其他技术相比,煤制气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将增加20%~110%,水资源消耗是其他技术的4倍~6倍,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其他替代技术分别高出10%~270%。

“从削减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内的污染物角度来看,除了替代燃煤发电之外,其环境效益是可以接受的,其中以替代车用燃料的优势最大,分别可以减少70%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李俊峰说。

在煤制气替代经济指标上,假设天然气价格为3元/立方米、煤炭成本500元/吨、居民用电0.56元/度、柴汽油价格为8元/升。李俊峰经粗略比较发现,使用煤制气发电是燃煤发电上网平均价格的2.5倍;在供热方面,煤制气成本分别是中、大型燃煤锅炉的4倍、5倍;替代家庭炊事,煤制气价格与常规天然气、电炊持平,是蜂窝煤的两倍;替代车用燃料,煤制气价格是普通汽油和柴油的一半。

“从经济性比较情况看,除了替代车用燃料外,发展煤制气并不具有优势,并且替代车用燃料的可行性也是有条件的。”李俊峰说。

钱宇对此分析表示认同。他也表示,煤制气仅在机动车燃料上是较好的替代方案,“煤制气用于公交燃气方面要优于柴油。但如果用甲醇替代柴油做为公交车燃料的话,比煤制气更有优势,不仅能更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可利用我国过剩的甲醇产能。”

原标题:煤制气是一个香饽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煤制气查看更多>氮氧化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