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政策正文

发改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4-2015年)》

2014-10-11 09:2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秸秆禁烧秸秆碳化京津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秸秆原料化利用工程。推进秸秆清洁制浆、人造板、墙体材料、纺织工业用纤维、包装材料、降解膜、餐具、帘栅等原料化利用。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秸秆原料利用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4‐2015年,新增秸秆原料化利用能力300万吨。

(四)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建设秸秆致密成型燃料生产厂,配套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具,实现秸秆清洁能源入户。建设投料棚、致密成型车间、成品库等土建工程,以及秸秆粉碎机、成型机组及配套设备、生物质炉具等设备工程。以自然村或农村社区为建设单元,建设秸秆沼气工程,配套建设输气管网等设施,实现秸秆沼气直供农户,提供生活用能。建设秸秆裂解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为农户提供生活用能。建设秸秆炭化工程,生物碳用作优质燃料、土壤改良剂、重金属钝化剂、生物有机肥料及工业原料。加快生物质发电/供热示范建设,完成现有生物质电厂供热改造。2014‐2015年,新增秸秆能源化利用能力1000万吨。

(五)秸秆基料化利用工程。建设秸秆食用菌生产基地,利用秸秆培育平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食用菌产后菌糠作为优质有机肥或牛羊养殖饲料。2014‐2015年,新增秸秆基料化利用能力90万吨。

(六)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收集储运站原则上与秸秆生物气化、秸秆热解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秸秆碳化等实用技术示范配套,根据当地种植制度、秸秆利用现状和收集运输半径,支持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经纪人等,因地制宜建设秸秆收集储运站。2014‐2015年,新增收集储运能力1800万吨。

(七)完善配套政策,实现区域整体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秸秆多途径利用技术和模式,2015年3月底前研究出台配套政策,一是落实秸秆收储点和堆场用地,解决制约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瓶颈问题;二是将秸秆捡拾、切割、粉碎、打捆、压块等初加工用电列入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类别,降低秸秆初加工成本;三是粮棉主产区在农忙季节,应采取方便秸秆运输的有效措施,提高秸秆运输效率;四是落实

国家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给予符合政策的秸秆加工企业信贷优惠等。在目前种植制度多样化、秸秆种类复杂、秸秆利用途径多元化的地区,因地制宜采取整县推进,实现县域秸秆高效综合利用,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现象。2014‐2015年,启动10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每个示范县秸秆新增利用能力10万吨以上,新增年利用能力100万吨。

(八)秸秆综合利用科技支撑工程。依托骨干企业、研究院所和大学等,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应用研究和系统集成,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引进消化吸收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推进先进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加快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质量检测标准体系,规范生产和应用。举办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分层次对基层农技人员、村镇干部进行技术培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有关地区要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治理大气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政府的工作重点,搞好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重点突出,形成共同推进合力,确保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目标。

(二)完善政策。有关地区要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抓紧制订并发布相关收获、留茬等作业及综合利用产品标准。研究梳理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符合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方向的秸秆综合利用土地、电价、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三)抓好落实。有关地区要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协调机制,将本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按年度逐级分解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并与各地人民政府签署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完成承诺书,加强督促检查。抓紧落实2014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切块支持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四)严格监管。有关地区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执法主体和责任人,组织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加大秸秆禁烧执法力度,完善秸秆禁烧的相关政策措施。尤其对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铁路重要干线等地区,重点开展执法检查,发现秸秆焚烧行为的要责令立即停止,对直接责任人进行教育或处罚;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导致人员伤亡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五)强化宣传。有关地区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方面的宣传培训,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及焚烧的危害,做到家喻户晓,发挥新闻媒体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舆论引导和焚烧的监督作用,对秸秆焚烧现象曝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知识的科普宣传,用实际效果引导、教育农民群众转变观念,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秸秆禁烧查看更多>秸秆碳化查看更多>京津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