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污染场地修复如何走向科学决策?

2014-11-16 08:32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廖晓勇关键词:场地修复环境修复环境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在环境修复领域,我国遵从技术至上。我们常常会被问及“这个技术如何?修复效率高吗?成本高吗?时间短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提出这些问题无可厚非,但是往往因此而忽略了用全局决策的眼光来考虑污染场地的治理,例如怎样筛选合理的修复技术,如何搭配这些技术,不同方案对比优缺点如何取舍等等。污染场地修复怎样才能走向科学决策呢?这将是我国场地修复行业未来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污染场地的修复通常包括场地调查评估、场地修复方案、修复工程的实施三个基本步骤。这三个步骤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非常多,例如,如何确定量化污染调查的描述程度?如何快速确定关注目标污染物?如何量化场地中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该场地是否需要修复?如果需要修复,修复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修复技术较高效?修复后如何评价修复的效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等待着科学家去探讨和回答。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以下简称“修复决策系统”)能在场地修复过程中帮助决策者解答以上问题,其功能包括资料收集、逻辑推理、修复模拟,以及给出决策和评价结果。

我国场地修复决策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整个系统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仅对系统的某一部分和局部开展了相关研究,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都比较简单。概括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场地修复界对科学决策的认识和重视都还不够。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便开发出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并将其应用到环境污染问题的辅助决策。而我国在场地修复过程中对修复决策的热情并不高,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决策工具。

二是基础数据资料缺乏。对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关键参数的取值,本土化做得还不够充分,场地环境档案和历史资料少,已有的档案资料往往也不规范。要建立完整的场地基础数据库,我国还必须走一段艰难的历程。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拥有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治理知识和经验的从业人员少,特别缺少拥有场地修复和计算机决策等多学科交叉型的人才。

立足现阶段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决策的状况,我国建立场地修复决策系统需要分“三步走”。

原标题:污染场地修复如何走向科学决策?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场地修复查看更多>环境修复查看更多>环境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