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评论正文

不设湿电也能保证尘浓度低于5mg/Nm3的超低排放

2014-12-15 10:1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作者:高境 李艳萍关键词:超低排放电除尘袋式除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受精力所限,在写“文章一”时,笔者只是提及了湛江现象,并未做出深入的理论分析。“文章一”完成后,笔者就“湛江现象”继续进行思考、咨询,形成认识如下:

就问题1,考虑到湛江项目设有GGH,脱硫后烟气在80-90度,且上述现象也非一时测量结果,而是长期观测结果,虽然不能排除在线检测误差的存在,但是此现象仍有别于常规认识,值得思考分析。

就问题2, “湛江现象”看似与现有除尘理论有冲突,但存在着一个尚未被注意到的新机制,促进了细颗粒物在脱硫塔内德去除。经分析研究,该新机制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1、经袋式除尘器高效除尘后,进入到湿式脱硫塔的粉尘大部分为粒径1微米以下的细颗粒(可入肺颗粒物),此粒径范围的粉尘不会因脱硫浆液喷淋和除雾器拦截而被去除的。

2、原烟气进入脱硫塔时,需经喷水降温、浆液喷淋,形成饱和湿烟气状态。

3、原烟气内存在一定量的SO3,随着烟温降低会吸附在尘颗粒上,帮助尘颗粒在饱和湿烟气环境下吸水长大。

4、考虑到脱硫系统并非真正的绝热系统,烟气进入到除雾器前可降温形成过饱和湿烟气,水气会进一步析出凝结在尘颗粒上,使得尘颗粒粒径长的更大。

5、尘颗粒经上述过程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可分别通过喷淋冲洗,除雾器拦截甚至靠自身重力沉降被去除,实现70%以上的去除效率。

6、本机制可以协同去除烟气中的SO3、硫铵、及重金属成分。

7、此机制类似于湿沉降中的“雨除”机制,鉴于电力行业内尚无关于此机制的报道,为便于论述,命名为“脱硫-雨除机制”,其量化研究正在开展中。

8、大气科学研究曾发现,由于北京上空PM2.5粒子较多,在原本湿度足够降雨的天气下,也难于形成降雨,致使天气预报失灵。分析其原因为大气中过多的颗粒物分担了大气中冷凝出的水份,致使液滴粒径普遍偏小,难于沉降。此现象可以解释当原烟气尘浓度较高时,脱硫设备难于形成脱硫-雨除机制的原因。

就问题3,虽然现有多家脱硫公司承诺可做到10进5出(原烟气尘浓度10mg/Nm3,静烟气尘浓度5mg/Nm3)。为保险起见,仍应在机理上分析清楚石膏雨排放的限值情况。

经与脱硫领域专家咨询,认为:石灰石-石膏浆液的含固量通常在14-20%,如控制好脱硫工艺参数,保证石膏充分结晶,浆液中粒径超过20微米的石膏晶体可占到浆液固态物质(除水外,所有溶解及未溶解的物质)总重量的70%以上。这部分石膏晶体粒径较大,通常不会从除雾器中逃逸出去,逃逸液滴中的含固率应除去这部分,则只有6%。

当前脱硫除雾器从原有的平板式改造为屋脊式后,液滴逃逸浓度可控制在30-40mg/Nm3以下,即使按照40mg/Nm3计算,实际逃逸出的固态物质至多也只有2.4mg/Nm3。

如此来看,湛江现象可通过理论分析获得支持,该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

总结:经对湛江现象分析,我们认为在一级除尘器高效率(尘浓度保证在10mg/Nm3左右)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依据“脱硫-雨除机制”,利用现有湿法脱硫系统,无需设置湿电除尘器,实现烟囱出口尘浓度低于5mg/Nm3,同时还能协同脱除SO3(有案例表明,此情况下,湿法脱硫的SO3去除率可达到近75%)、重金属等诸多污染物。

延伸阅读:

采用湿式电除尘器之前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低排放查看更多>电除尘查看更多>袋式除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