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报道正文

农村污水处理站勿成摆设

2015-02-27 08:29来源:京郊日报作者:杨旗关键词: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北京市已在京郊农村建设1000余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然而,记者在农村调查发现,部分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后期管理资金及专业维护人才,或“撂荒”闲置;或处于半运行状态,污水处理难以达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晒着太阳”,村庄环境未得到改善,惠民工程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亟需引入长效的管理机制。

污水处理站“撂荒”一锁近十年

昨天,记者来到104国道沿线的京南某村。在村东的一个十字路口,该村沼气站旁,有一个半亩多大的篱笆圈。圈内几口大井盖虽不起眼,但里面一块“村污水处理站”石碑却十分明显。

这座村级污水处理站没有石墙保护,篱笆门用一根铁丝拴着,无人看守。推开布满灰尘的篱笆门,标有污水处理站的石碑已经坍塌在地,旁边的水泥处理池拴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周围满是枯草、落叶。

许多村民对于村里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情况,并不知情。“我们家平时用完的水,基本都倒进沟渠排到村外,最终流到哪儿,我们也不清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有时候,他家里洗菜、洗澡用过的水,都是泼在地上,等着自然蒸发。

据了解,2006年,这个村庄率先成为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沼气站、污水处理站、农村超市等建设项目先后建成投入使用。村支书老高介绍说:“沼气站能处理村里的养殖业粪便,运行得也很好。每天从早到晚不定时供气,不久前还扩大了供气规模,可满足村庄一年四季生活用气。” 可说起旁边的废弃污水处理站,村支书老高却有着难言之隐,“污水处理站验收后不久,处理池钥匙就被建设方拿走,一直无人问津,只能‘撂荒’。”

将近10年时间里,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行,不只是因为村里没有处理池钥匙这么简单。老高解释说,“这几年,降水量比较少,一个村的生活污水也少,处理设施并不能满负荷运行。雨水和生活污水还没从管道流到处理池,就自然干了。”村里的水管员老景,参与了当年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他回忆说,一直上锁的处理池应该有8个污泥泵,还有控制室、配电柜等配套设施,如满负荷运转可承担三个村庄的污水处理任务。“估摸里面的设备,已经因为长期处于封闭、潮湿环境而泡烂了。如果启用的话,整个设备可都得换呢。”老景痛心地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京郊农村,许多村都建有污水处理站,但废弃不用、“铁将军”把门的现象并非个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依然存在。

原标题:农村污水处理站勿成摆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生活污水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