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国际正文

借国际经验完善我国PPP模式

2015-02-28 10:08来源:价值中国作者:巴曙松关键词:PPP垃圾回收BOT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管体系。

PPP模式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是政府的监管。由于PPP是政府和私营机构的合作,那么在PPP模式监管框架形成的过程中,政府作为监管政策的制定者,制订监管框架时要充分征求利益的相关方,包括投资者、运营者、消费者的意见,使监管法规既能保证基础设施服务的质量,又能保护有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此外,所有基础设施项目涉及的当事人都是监管框架的参加者,比如地方协会、商会、相关人员、相关行业代表、潜在运营合作伙伴、纳税人等都是参与方。在国外PPP的监管中,着重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利益相关方一定要进入监管过程才能形成监管模式。

第三,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使用者收费制度。

一方面,在处理建设资金的问题上,中国各级政府应该增加建设资金的来源,除了地方税收和上级政府拨款以外,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使用者收费制度成为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长期资本市场比较完善,发行市政债券成为主要的举债方式,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完善发达的长期资本市场,一般很难实行以发行市政债券为主的借债方式,替换办法是成立城市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可以对资金筹措起到较大的作用。因此,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应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稳定资金供给渠道上,最主要的办法是保证中国各级政府资金专款专用,建立专项资金与专项借款,从而保证专款专用的实施。专项资金是指在政府财政预算体系里,将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税种安排为特定的政府支出,同时还可以补充其他资金来源。相对于统一的收入进行统一安排的预算方式而言,专项资金的优点是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第四,培育和完善投资市场。

采用PPP模式,需要长时间评估,进行复杂的合同谈判,实现合理的风险分担,并实行有效监管来防微杜渐。因此,政府推进PPP模式非常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持。一方面要求政策制定参与方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PPP交易流程,对项目的运作提供技术和相关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专业化的中介机构提供具体专业化的服务。

第五,确定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PPP项目融资是否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项目的风险分担是否合理。通常可根据各方获利多少的原则考虑相应承担的风险,使项目参与的各方包括政府部门、私营公司、贷款银行及其它投资人都能够接受。PPP项目的风险原则为: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一方对某一风险最有控制力意味着他处在最有利的位置,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时的损失,从而保证了控制风险的一方用于控制风险所花费的成本是最小的,同时由于风险在某一方面的控制之内,使其有动力为管理风险而努力。

第六,放宽政府扶持政策。

政府应出台优惠的特殊政策,比如允许投资者进行广告、商业及房地产的开发,让投资者确实感到有利可图,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外资。由于中国某些政策对私营经济还存在限制,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应用PPP模式很难使用条件优惠的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因此,政府应放宽此方面的政策,并允许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住房基金等大型基金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PPP项目。放宽这些基金的投资限制,不仅能够改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局面,而且能够大大缓解各种基金的经营压力。此外,还要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各相关部门之间并联式的项目管理模式,超前做好项目选址、投融资方案、规划设计条件、土地供应等方面的工作,对项目起导向作用,使改革的成果落到实处。

原标题:借国际经验完善我国PPP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