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环境模式创新+价值变现四维布局

2015-04-10 09:06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作者:王海旭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数据环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总量减排体系。实现总量统计及SO2/COD/NOx/NH3-N排放量核算、参数设置、分区管理等,为全面掌握总量排放信息、实施进度等提供信息支撑以及决策依据,并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平台等。

分析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领域不断拓宽,社会活动强度日益增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步入频发阶段。因此,在各类数据积累基础上,针对区域内的环境状况、风险隐患、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模拟及预测无论对于应急管理、治理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正是大数据的核心应用所在。基于监测数据以及区域风险隐患分析,可以更有效制定应急措施,甚至模拟真实环境进而测定治理保护方案是否有效,从而有助于提升最终治污效果,而环境咨询与末端治理之间的结合与联系也将更为紧密。以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哈德森河(Hudson River)为例,传感器将从河中与周边环境收集到的数据以实时连续的方式传送给系统管理层,接下来便可利用这些处理过的信息模拟一个哈德森河的环境模型与治理方案,评估不同的治理和人为干预对于哈德森环境的影响,以保证在实际治理时的效率和效果。而在国内,江苏省扬州市环保局近期上线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可以预测72小时之内的城市天气,具体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等级、对健康的影响及建议采取的措施等,主要是利用监测数据加上气象数据以及神经网络的预测推断出近期空气质量状况,其准确率或达80%;此外,江苏省南京市也自2015年开始实现72小时空气质量预报,将气候参数、污染源信息等大量的数据信息输入并进行运算,24小时的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目前已达70%以上。

移动执法。在O2O互联时代,基于线上数据的移动执法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有力举措。依托现有数据信息体系,PDA执法终端将可实现任务管理、现场执法、信息查询、稽查考核、环境稽查指导手册、环保地图、在线监测、离线执法、移动GIS、移动应急、数据同步等多重功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建设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机构已经超过200个,占到全部总数的比例接近10%;配发的PDA已经超过6,000个,占执法人员总数比例也为10%左右。随着执法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2015年起新环保法正式实施)、软硬件不断改进、以及移动互联带来环境数据支撑大幅提升,预计未来各级环保部门移动执法力度有望显著强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监测查看更多>环境数据查看更多>环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