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探索区域环保治理新体制

2015-05-04 09:51来源:邢台日报关键词:大气污染燃煤污染京津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2015年3月份京津冀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36.8%;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63.2%,其中重度污染天数比例为6.9%,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为1.2%。与上年同期相比,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升高1.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略有改善但污染依然较重。与上月相比,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降低3.1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今后的发展。

2014年年底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国务院的协调下尝试区域联防联控,“APEC蓝”已充分显示了共同防治的环境效益,也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雾霾的机制,出现在《纲要》中。

由于三地毗邻,任何一个区域的污染物都容易对其他区域造成污染,因而,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整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表示:“要做到一体化,先要对京津冀整个区域做一个调查,看看我们的环境到底都存在哪些问题,能容纳哪些产业,以及能接受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多少。在具体细节执行之前,首先规划好一幅整体的画,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2014年初,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向媒体透露,北京已经和中央签下责任书,承诺到2017年实现大气污染得到改善,而治理雾霾的投入将达到7600亿元。然而雾霾没有边界,被河北省紧紧包围的京津两地仅凭一己之力实在难以还市民一片蓝天。

就整个京津冀地区污染源而言,河北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产业结构偏重,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燃煤污染以及民用、商用小锅炉污染严重。

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说,下一步,河北省将突出科学治霾,突出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具体措施包括联合其他机构研究制订“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集中力量打好控煤攻坚战等。

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发布的一则通知确定,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雾霾综合治理工程,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上述资金将惠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6个省份的治霾行动。

防治污染,路漫且多险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京津冀三地还需不停探索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治理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和新模式。

从长远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使命是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会议提出,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

随着这次会议的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已指日可待。“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次体制机制创新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重大改革试点,为区域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

原标题:探索区域环保治理新体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查看更多>燃煤污染查看更多>京津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