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浅议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体系

2015-05-06 14:35来源:PPP知乎微信作者:李尚静 刘世坚关键词:PPPPPP项目PPP中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4年,前建设部的126号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颁布并实施,为后续的BOT/TOT/BT等模式在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引导和一定的规范。但是,恰恰因为126号令的实用主义特征,政府在前一轮PPP项目发展浪潮中,更多地是从短期解决地方财政的发展资金之困出发,追求项目转让的高溢价和项目运营服务的低收费,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不是所有的公共产品的服务项目都适合做PPP,尤其是把政府缺钱、做不好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推向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并过度将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所应承担的项目公益性风险转移给了社会资本方,让“高溢价”和“低收费”两个严重对立的利益诉求隐藏在项目的商业结构中。这些大量累积的潜在风险都将不可避免的危害项目的中长期发展,最终导致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低效提供,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怠于履约甚至是违约的情况。

毋庸讳言,在一个不成熟的公共产品服务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将VFM作为PPP项目的决策工具,确实会遇到比较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实践中的风险和潜在收益的财务量化性等问题,甚至还有地方政府在短期融资利益驱动下对项目指标或决策结果进行操纵等问题。但是这不应成为我们因噎废食,武断否定“物有所值”的理由。

(一)2014年,财政部正式设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前副部长王保安明确提出要从组织、立法和项目试点等三个层面大力推广PPP模式。2015年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至此,PPP模式的中国式建设和发展已经无论从参与者的认识上,还是从法律保障和实施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

(二)自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统计部门在:(a)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国家和地区核算数据的质量;(b)建立比较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c)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及时反映新的经济社会现象,等三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关统计数据已经具备一定的参考性和科学性。

(三)经过二十年的项目实践,PPP模式在中国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业内人士估算,中国目前已经实施的PPP项目在7000个以上,其中污水处理行业有2000个以上,燃气行业有1000个以上,市政道路项目则有3000到4000个(含BT项目),此外在城市供水、垃圾处理、交通运输、电厂、学校、医院乃至城镇开发领域,均有不少以PPP模式实施的案例。前期累计的大量案例已经为“物有所值”的评价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参考基础。

(四)在VFM评价体系设计上,财政部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环节入手,尤其在定量评价中,PSC的计算也充分通过“竞争性中立调整”和“风险承担成本”试图对初始PSC值做一个较为科学的修正,最终力求能产生一个能够经得起推敲并可供比较的PSC值。

纵观各级政府部门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就PPP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的密集发文,可以讲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从现阶段项目需求及PPP模式在中国的长远发展两方面来看,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体系的推出无疑是必要的、适时的,也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原标题:浅议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体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