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逗硬”奖惩不能只拿钱说事

2015-05-07 16:59来源:中国网-传媒经济作者:唐亦瑭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治理雾霾污染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向雾霾宣战,四川开始“逗硬”。6日,记者从四川省环保厅获悉,今年起开始施行的《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暂行办法》,兑现了第一季度“奖惩”:自贡11市州未完成一季度PM10控制目标,各被扣罚25万元。成都等另10个城市完成目标,其中除广元、乐山外,其余8城还因空气质量同比改善而得到相应奖励,最高33万余元。

可以说,雾霾天气早已是见怪不惊的事,而治理雾霾问题亦是老生常谈之事。然而,令民众仍感惊诧的是,在国务院做出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号文件和“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的语境下,以及许多地方政府负责人作出“提头来见”、“铁腕治霾”等“背水一战”的表态下,雾霾天气仍如鬼魅般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如影随形。

此次,在向雾霾宣战的工作,四川开始“逗硬”奖惩,如自贡等11市州未完成一季度PM10控制目标,各被扣罚25万元。成都等10个城市完成目标,还因空气质量同比改善而得到相应奖励,最高33万余元。毋庸置疑,将治理雾霾与经济制裁挂钩,不仅能有效调动各级政府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也是给市州“提醒”治理雾霾不能有丝毫懈怠的有效方式。

但是,若将“逗硬”奖惩举措只拿钱来说事儿的话,似乎也就成了上下级部门之间“礼尚往来”的工作“勾兑”了。毕竟,用来扣罚和奖励的资金,花的都是政府财政的钱,只不过是从这个钱袋子装进了另外一个钱袋子。如此调来换去,不仅与治霾工作丝毫一相干,也未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造成任何影响,更没有对失职者以行政问责之举措进行惩戒与查处。

虽然,导致雾霾天气的因素有很多,但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一些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保护环境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监管不当。正如东部沿海某省一位环保局长曾说,“只要市(县)主要领导‘不点头’,像‘三高’企业这样的污染源,环保局管不了、治不了、关不了”。因此,在这一场治理雾霾的攻坚战役中,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理应担负起首要职责。

所以,向雾霾宣战,“逗硬”奖惩不能只拿钱来说事,还应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追责问责。既要坚持从严教育,做到“从源头抓起”,又要加大对污染排放监管和执法力度,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机制,更要加强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从严惩处,真正让失职失责者“提头来见”。否则,仅靠拿钱来“逗硬”奖惩的治霾举措,终究也不过是竹篮打水。

原标题:“逗硬”奖惩不能只拿钱说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治理雾霾查看更多>污染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