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中国环境问题的历史定位与战略——参考伦敦大气污染治理经验

2015-06-17 16:54来源:《环境影响评价》杂志作者:常纪文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常纪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过社会监督和法律制裁解决问题

通过社会参与和监督解决环境问题,通过法律制裁解决环境问题,并保证GDP持续发展。没有有效的监督体系,环境问题无法得以解决。当前,随着环境问题愈加严峻,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尤其是污染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给环保部门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环境法律法规,及时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行政监管队伍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队伍扩大却没有带来预想结果,“干活的人越来越少,而监督的人却越来越多”,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在继续加大行政监督、法律制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环境执法监督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最终实现保障GDP可持续增长的目的。

此外,要依法提高经济和社会福利,调整财税政策,解决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带来的短时间收入下降、就业不足导致的社会不稳问题。

环境保护要突围、突破、突出

解决历史性的环境问题,需用历史性的环境战略;实施历史性的环境战略,应当找准突破口,从环境问题这座“围城”中突围出去,从而寻求突破,进而解决突出问题,最终实现环境改善的目的。

环境保护要突围环境与发展困局

环境保护的突围首先要实现观念突围,即重视历史紧迫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具体做法应是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培育环境法治的社会意识,为环境保护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四个“四轮驱动”措施实施策略突围,即改变以往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方法,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应对当前的环境形势。

一是倡导绿色发展,即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足和资源不足问题。当前,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社会舆论,都认为应当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让环保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成为GDP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而相较于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才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真正的“拦路虎”。毋庸置疑,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我国的民间资本实力雄厚,一旦民间资本进入环保产业势必会产生1+1>2的效果。但是,民间资本所需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资环境尚未形成,且其对投资环保产业能否盈利,是否会遭遇各种潜规则尚抱有疑虑。因此,需要国家出台强有力政策为民间资本提供保障,让民间资本撬动环保行业缺资金、缺技术的格局。

二是采取多规合一,解决协调发展问题,即处理好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和相关法律的关系,使环境立法更具针对性。环境规划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合成一张蓝图,使环境保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约束性因素。例如在进行城乡建设时,既要考虑土地、又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其他各个方面的要求,避免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才发现与当地环境保护和承载力不协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为保障环保规划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应当向欧盟学习,重构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提高环境规划、标准在环境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可以效仿欧盟,通过规划确定目标体系,再依据实现目标需求和当前实际环境状况,制定环境标准和环境法律法规,从而保证规划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三是宽立法严执法,解决普遍违法问题。我国应通过加强严格执法来真正使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当前,很多人将环境问题严重归咎于立法不严和法律规定不详细、不明确,并认为只有制定十分详细的法律才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关键。这种观点过于极端,完善立法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应“过度”。例如,当前我国达标排放标准饱受诟病,为什么饱受诟病?真的是因为我国排放标准过低?其实不然,若是各排放主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我国环境质量必然会得到很大改善。因此,达标排放仍然是有效手段,应当通过严格执法来逼迫排污主体遵守法律,将法律作为环境道德底线的保护网。

四是社会参与和监督,发挥人民的法治主体作用,使环境保护法律体制和制度得以运转,使环境保护产业得以发展,使绿色和低碳经济得以突破。

原标题:中国环境问题的历史定位与历史战略——参考伦敦大气污染治理经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污染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常纪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