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人物正文

薛涛:PPP改变行业格局

2015-07-10 08:44来源:PPP智库作者:薛涛关键词:PPP第三方治理BOT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3 号文以及新预算法对于市政环保行业最大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影响,我们相信未来更多的市政环保服务的采购将通过PPP方式以及第三方治理等方式来体现,较原来的竞争规则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我们说是深化,因为PPP在市政及环保领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之前的BOT 是一个比较简单的PPP版本,从2002 年开始形成)。我们认为市政环保领域PPP中占优势的还是国企,因为在这个领域内,和地方政府谈一个PPP模式,其实背后在很长时间内投融资的概念还会占主要因素,这种情况下,混改后的国企的优势在于: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地方信用相对较好、在资本拿到钱的可能性较大。

1.1. 国家力推PPP的原因

现在的PPP和以前的BOT 的区别在于:1)范围更广;2)长期化:结合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和政府预算法的逐步调整:预算的长期化、透明化和科学化,楼部长的方向很明确,两手抓,一手是关掉以前的投融资方式、建立新的预算体系,另一手是用PPP的方式打开另外一扇门,实际上就是关掉一扇窗(投融资平台,不规范的、以政府潜在信誉为担保的方式)、打开一扇门(希望通过PPP,因为PPP有个首要特点:长期化,政府周期至少是10 年或者更长,原来那种BT 方式2-3 年是不受欢迎的),这种模式下,恰恰和预算法的长期科学化是匹配的,所以这是财政部大力推广PPP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家力推PPP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发改委角度来看,近几年内拉动内需依然是重中之重,从宏观经济来看,很多数值参数降下来很可怕,很担心就业的情况,这次拉动主要是两块:一块是一带一路,另一块是大力通过PPP方式来推的,以PPP方式带动民营资本增加基础设施投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拉动手段。这个行为会在下一个季度非常明显,我认为海绵城市批16 个城市增加6 个城市背后也是原因。宏观经济从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很不乐观,所以必须通过PPP的方式提高拉动效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工程类公司有一定机会。

1.2. PPP模式下的风险与商机

目前的PPP方式在未来还存在一定风险,主要是地方的收入还没有得到合理分配,尤其是服务业的营改增又会带来地方政府收入的下降,土地财政如果不可持续也有一次下降,未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收入分配中很大概率会超过目前的比例(5:5 或者4:6),如果中央财政拿的钱过多的话,PPP本身就会有一个风险,就是地方政府支付的压力会太大,但是我相信这个事情会随着目前的调整进一步调整。

另一方面,有几个事情值得关注,是利好的:1)很多金融机构以国开行为首开始推出长期贷款产品,国开行是30 年,大大利好PPP公司做融资;2)一些地方债也对接了社保,发起地方债的资金可以用来支付长期的债务,为地方政府缓解支付压力带来一定帮助,但是现在社保本身直接对接PPP目前还没有形成,我们认为也会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做到。

另外,预计今年财政部还会推出PPP项下政府信用提高的文件,这个很重要,因为从以前的规律来看,即使是简单的BOT 项目也存在政府违约问题,现在把投融资平台全部关闭,政府的很多支付都转到PPP项下的话,那么支付信用成为制约PPP发展的危险点,财政部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据了解今年他们可能会出台关于PPP项下如何保障PPP项目纳入政府一般预算的文件。

还是要强调几个问题:

1)目前地方政府对PPP的掌握能力还是比较低下的,PPP还在一个过程中,所以现在很多出台的PPP项目或者是以前的BOT 重新打包,或者把什么都装进去、项目复杂程度比较高,所以会带来一段时间的摸索期,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地方政府都在摸索中前进;

2)财政部对PPP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建设完成,比如各省的PPP中心还没有完全建设完毕,每个省虽然出台了一些PPP的管理文件,但是这些文件比较偏于理论上或者规则上的比较抽象的描述,实际上还没有很落地的细则文件,比如财政部提出要用价值判断VFM 来评估一个项目,事实上哪一类复杂的PPP项目都很难实现这种评估,技术能力、财务模型都是比较稀缺的。还有从趋势上来看,我们判断哪些项目能被列入政府保障支付,很可能会通过省里建立的PPP中心,通过某种备案或者批准的方式进行,这是符合中央这次改革中间加强省里对市里和县里的控制的趋势,这部分的建设也还没有完成。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看到在两个方向上PPP带来的巨大商机:第一类是池州项目的厂网一体化模式,在市政环保方面会是一种趋势,现在的海绵城市会延续这个过程,而海绵城市的范围会大大大于简单的厂网打包,复杂程度也是比较高的;第二类是广西南宁的北排所做的水流域治理的项目,是以城市河道断面为考核标准,包括污水处理厂、河道维护以及管网建设的一个十年期的PPP项目。这两类项目也是很有交集的,因为海绵城市本身也有自然水体的消纳和自净的需求。除了市政环保的公司,还有两类公司有望受益:一类是金融资本类公司,另外一类是要进入城市生态建设领域的公司,其实它们最后都是被装入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或者厂网一体化这几个方式中去做。

原标题:薛涛:PPP改变行业格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