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江苏苏州:生态红线带来生态红利

2015-07-21 13:5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闫海超 李苑关键词:绿色环保环境保护江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空气质量好,饮用水水质也不错。托太湖、阳澄湖等几大湖之福,周边的休闲场所也比较多。总而言之,在苏州生活,很宜居。”这是一位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园林工作者的切身感受。

图为位于吴中区的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宜居,让包括他在内的600多万人在这里安心扎根,也让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然而,对于生态红线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37.76%、总面积达3205.52平方公里的苏州来说,兼顾保护与发展,实非易事。转型,成为不二之选。

苏州,这座面积不足全国0.1%的名城,在创造全国2%GDP的同时,也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苏州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生态红线的红利已经开始显现。

一个村子的改变——

“环境好了,不是让老百姓守着山水没饭吃,而是让青山绿水的成果惠及老百姓,真的变成‘金山银山’。”

吴中区坐拥3/5的太湖水域、4/5的太湖峰峦、184公里的太湖岸线,保护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根据《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吴中区的生态红线涉及10类19个区域,总面积达1943.24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这一比例在江苏省排第一。

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身处红线之内的吴中区金庭镇,一直在寻求发展突破口。

采石业曾是金庭镇元山村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但随着苏州市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太湖周边的采石企业纷纷关闭,身处生态红线一级管控区的元山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旧有的经济来源断了,生存成为现实问题。“转型,是我们必须做出的改变。”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元山村党总支书记屠静艳告诉记者。

“这就是我们丰收的果实。”手捧着沉甸甸的西瓜,屠静艳说,“宕口复绿是第一步,通过几年的努力,植被正逐渐恢复。第二步,我们与太湖大桥另一端的香山街道墅里社区达成合作意向,成立果蔬合作社,投资300万元共同建设蔬菜基地。”

置身其中,很难想象这一现代农业基地的前身竟是太湖边上废弃的采石宕口。

据屠静艳介绍,项目分3期实施:一期主要是开辟农田,进行无公害的设施大棚和露地蔬菜种植;二期是上马阳光餐厅、土地认养等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三期是将科技、人文等要素更多融入农业生产,推出爱情园艺、乡村音乐派对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基地一期工程已建起总面积7500平方米的3个联体大棚和2.8万平方米的单体大棚。

农业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村集体带来收入,还解决了老年劳动力闲置的问题。

在农业基地建设之初,绿色环保的理念就已经树立。“我们的果蔬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指着一旁源自太湖的引水口,屠静艳说:“我们的蔬果种植条件得天独厚,是喝着太湖的Ⅲ类水长大的,肥料是太湖中打捞上来的芦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里有了新的解读。

头顶蓝天白云,田地里盛产瓜果蔬菜……群众对生态红线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最起码的诉求,在这里得以实现。

不止于此,从江苏省范围来看,在全省农业现代化指标监测考核中,苏州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91%。

“村内经济成功转型,镇子同样也在转型,村镇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金庭镇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局长吴万建表示,农业旅游的强势劲头正在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致富,有望了。”

原标题:生态红线带来生态红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环保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江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