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由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刊》与中国生态修复网承办的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主题活动顺利闭幕,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分享了“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与健康土壤有关的几项技术工作”。
一、两次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中低产田数量巨大
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的调查与评定一共做了两轮,2009年对18亿亩耕地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耕地的平均等级为9.8。2014年第二次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报告,对20亿亩耕地进行调查,结果比第一轮差0.16。
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一共分15个等级,传统方式划分为高中低三等,高的是1-5等;中的6-10等;低的11-15等,以第二轮全国耕地质量调查与评定结果为例,结果非常出人预料,高等地占不到10%,中低产田达到了90%以上。土地整治中心考虑到社会上对这个结果理解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做了现在的转换,在高上面又设了一个优等,1-4、5-8、9-12、13-15,9-15定义为中低等,大约是70%,社会上比较好接受一点,但是,真正耕地的生产能力是比较差的。
成果公布以后,土地整治中心对各个省耕地资源本底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土地耕地生产能力利用系数,全国0.64,即产能利用64%,低于这个数的是本底值发挥作用,高过这个数值则是有点利用过度。我国几个省确实出现了利用过度情况,但是也有不足问题。原因很简单,发达地方利用不足,越穷的地方,越过度利用,粮食主产省基本属于接近过度利用的状态。我们讲的质量等级主要是全部的生产能力,而不是土壤技术肥力,比土壤技术肥力更宽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二、全国污染土壤比重不大但不容小觑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对全国75%左右耕地进行了调查,此次布点比较稀疏,国土资源部以2平方公里一个样本,环保部是8个平方公里一个样本。调查的耕地范围内,没有污染的耕地比重比较高,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从污染比重看,好象可以放心一些,比重不大,但哪怕就是1%的耕地,也涉及到一千万人的吃饭问题,1%的污染也是不得了的事情,耕地污染还需要高度重视。
三、东北的黑土地追踪 莫让黑土变黄土
2014年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和全国政协一起去东北了解情况,很多黑土区已经出现了裸露现象,黑土退化非常严重。
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土保持学家关君蔚先生曾发出“莫让黑土变黄土”的呼吁。黑土地厚的一米多,薄的几十公分。几十年黑土利用过程中裸露现象比例不是特别大,只有百分之几,但是趋势可怕,如果黑土不将用养结合,黑土退化将非常严重。黑土地退化的防治迫在眉睫。
四、盐碱地治理迫在眉睫
全国盐碱化土地分成三大区:滨海、西北内陆和东北,盐碱地大概10亿亩,其中被当作耕地的接近2亿亩。这里面就反映出很多突出问题。比如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已经不是耕地问题。要利用盐碱地作为耕地或者作为生态用地才能保障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一个好的发展,达到如果不拓展这块空间,城市发展空间或者工业化发展空间就会受限,地方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土地问题的制约。开发利用、修复治理盐碱地迫在眉睫。
五、不动产土地登记 根本记不清楚
我国耕地细碎化非常严重,对耕地生产效率影响非常大。最近土地整治中心想把细碎化的耕地查清楚,于是进行了不动产土地登记,但事实上登记不清楚,这是比较严重的事情。
六、构建覆盖所有耕地的耕地生产能力动态变化监测系统
全国有2700多个县的耕地面积比较大,土地整治中心选了其中200个左右,每年进行监测,剩余2500个县每5年监测一次,监测点相对较少。相关工作已经布设完毕,正在实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氰化物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冶金、热处理、焦化和制革等行业。对相关行业企业退役场地土壤环境调查后发现,氰化物是首要这些场地的污染物[1-3]。常见氰化物分为简单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2种。在工业生产中,一般使用简单氰化物,其残留物进入土壤环境后,易与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发生络合反应,因此,土壤中氰
建立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设立磷石膏应用技术中心、出台工业固废处理系列实施方案、拥有行业技术专家39人、重点企业参与项目近10个……从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安宁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注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着力树立绿色发展新标杆,坚持创新驱动与成果应用相结合,推动循环经济发
治理盐碱土壤是一道世界难题,多年来,传统治理盐碱土壤的技术周期长、使用不方便,效果不理想,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一种利用有机硅新材料自主研发的有机硅功能肥,在治理盐碱土壤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有望破解盐碱土壤大难题。1月15日,有关专家对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硅谷肥业有限
摘要: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由于我国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资源短缺问题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颇为严峻,所以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介绍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以及主要污染类型,当前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以及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背后,工业生产型企业所遗留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对土壤的污染产生很大不良的环境问题。自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被关注开始,土壤污染的修复是很困难的,污染物处理费用非常昂贵,需要快速而有效的技术来加速修复土地的污染区。关键词:铅锌
12月6日,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组织专家对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天津益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太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单位完成的“有机硅功能肥治理重度盐碱土壤技术”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在听取了完成单位汇报,查阅资料,经过质疑和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有机硅功
2019年11月25日,汞污染防治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工作交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主办,由北极星环保网和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仪器”)联合承办。会议主要内容为汞联盟2019年度的工作总结以及对2020年的工作安排。会议现场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生态
摘要:我国的土壤资源在使用方面已经被占用十分严重,长期的生产活动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化学污染、工业污染等对土壤的负载净化能力造成了巨大压力,土壤的生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对土壤污染治理十分重视,为了恢复土壤生态环境,使土壤能够持续为人类提供资源,提出
关于固废治理战役一、主要目标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利用3年时间打好固废治理战役,实施2个专项行动。二、主要任务(一)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制定出台贵州省2019-2020年尾矿库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69个存在环境问题的工业渣场有序开展整治。(二)开展磷石
这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直委员是在全国两会中度过的。作为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这已经是袁直委员在两会上度过的第7个妇女节。米色的西装外套、利落的短发,眼前这位知性、充满亲和力的女科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选择性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土壤污染与修复成为国家级重点课题。根据国内外经验,部分业内专家认为,未来数年,全国将迎来土壤修复高峰。这对于深受“毒地”危害的农民,特别是经济作物种植者和土地流转大户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虽然土壤修复是利国利民的
人们常说,土质的好坏会影响植株的生长。越是肥沃的土壤,其种出的作物收成往往越是喜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适宜种植植物,比如盐碱化土地,就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近日,来自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HeribertHirt课题组的研究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获批基地,白城一直在领跑者这件事情上保持先行,自2018年2月初基地进入企业优选阶段开始,白城相继第一个发布《竞争优选方案》,第一个发布《竞争优选公告》,第一个组织报名企业现场勘测及答疑,第一个组织专家对投标企业进行评优工作,第一个发布优选公示名单,以及成为了第三批领
日前,江苏13家生物质发电厂因收集不到足够的秸秆,在短时间内集体陷入亏损,一时间引发热议。这与国家对生物质能源日益加大的重视与扶持似乎并不匹配。“十一五”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法规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国的生物质能源究竟该怎么走?”8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生物质能源研讨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向15家研究所和
日前,江苏13家生物质发电厂因收集不到足够的秸秆,在短时间内集体陷入亏损,一时间引发热议。这与国家对生物质能源日益加大的重视与扶持似乎并不匹配。“十一五”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法规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国的生物质能源究竟该怎么走?”8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生物质能源研讨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向15家研究所和
19日闭幕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动手,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次重要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息、未来美丽中国建设如何推进,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请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解读。六大原则:指明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事件频发,我国土壤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切实保护耕地是迫切需要。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也是土十条发布后的首个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土地国情。为此,我
6月25日,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政务直通栏目,与全国听众围绕全国土地日主题、土地资源国情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这是国土资源部连续第六年在央广政务直通栏目策划播出土地日专题节目。就近几年全国土地日主题连续聚焦节约集约利用
1重要战略意义当前,土壤资源保护安全与持续高效利用已成为世界共识。2013年第68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12月5日定为世界土壤日,并宣布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主题为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正在相继推进土壤安全国家战略(沈仁芳等,2015;Amundsonetal.,2015)。中国土壤
11月20日至21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带队,来荆门市对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进行评估。评估组实地考察了掇刀区和沙洋县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现场,并给予了肯定。据了解,南水北调沿线重大土地整理项目涉及荆门市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和掇刀区。
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更值得期待的是,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发布之后,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即将出台在古人看来,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壤,柔土
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No.4: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主题活动第二轮会议通知2015年7月11-12日中国北京一、论坛背景土壤是农业发展、基本生态系统功能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关键。土壤在粮食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这
土壤污染不容乐观利用效率普遍不高中国土地整治亟须强有力法治保障2015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5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城镇、农村存在大量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造成了稀缺的土地资源浪费,更为城镇化进程设置了大量障碍。同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