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报道正文

大气治理:从总量控制到精细管理

2015-08-11 09:11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李勤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PM2.5污收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济下行与空气治理:非线性关系

空气质量信息公开问题尚待解,大气保护又牵扯到产业发展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当前环境保护的力度,尤其是空气质量与经济下行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1600家高污染企业要迁出去,可以说这部分经济下行了,但其他的一些领域,如文化创意、服务业等大规模产生了。”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显强向记者指出,经济下行与空气质量保护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当这些产业下行时,要素会流动到其他新兴产业造成上行。

而与大气产业直接相关的领域确实会受到空气质量管理的影响。比如,末端治理的措施、脱硫、脱销、除尘等环保产业和直接治理大气污染相关。毛显强认为,这些产业在大气治理下具有发展潜力,与之相关的检测设备及服务,甚至包括一些环境管理的咨询业也都可能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大气“国十条”出台时,将获1.7万亿元投资的消息曾引爆环保产业。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长解洪兴透露:“根据最新版的研究数据,这个数字可能又提高了一些,从传统污染治理的角度进行核算,包括火电厂的治理、排放等其实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除了火电厂以外,如水泥、钢铁这些领域的治理其实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末端治理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但是,大气污染治理不能只关注到直接产生作用的点。毛显强强调:“那些作用是有限的,其实对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起更大作用的是经济结构、规模和效益。”

经济下行对大气治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解洪兴分析:经济下行对于高污染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从环境管理的角度看,经济下行其实正好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好时机。如果继续生产可能会增加成本,如果让落后、高污染的产能退出,对整个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清洁化非常有帮助。政府和企业都有动力。

不过,产业结构调整面临不小的压力。《报告》显示,山东、江西、辽宁、河北、宁夏、青海和江苏等7省(自治区)第二产业占比高且重污染行业GDP占比大于60%,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山西、内蒙古、宁夏、贵州、安徽、河北、陕西等7省(自治区)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均高达80%以上,能源结构清洁化压力较大;上海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远高于全国平均值,且上海、江苏、浙江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分列全国的第1、3、8位,聚集形成一个高耗煤地区,对空气质量形成很大挑战。

《报告》也总结及建议,空气污染治理困难程度总体较大,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是重要方向,机动车的污染控制也非常重要。

精细化管理:从省到局部

在面对这份空气质量成绩单时,除了考虑信息公开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如何从宏观决策及源头上进行精细化管理也是业内十分重视的问题。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年10月,环境部下发《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业界认为,这是推动大气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

但是,大气精细化管理到底能做到多细?当前的管理软件和硬件能力是否能和精细化治理目标相匹配?

“达标规划关注的是空气质量,而不是污染减排,这其实也是大气治理从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控制过渡到质量控制特别显著的标志。”解洪兴指出,开展这样的达标规划在中国面临巨大挑战,“这个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在人员、相关技术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上。”

精细化管理除了需要专业的大气污染防治人员参与,也应依靠第三方市场。

“现在强调政府采购服务,有一些决策支持的工作其实可由科研院所、咨询公司来承担,如果把第三方市场培育起来,有更多的人能通过市场方式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这部分的力量比较容易补齐。”解洪兴说。

国家现在搞环境达标评比,环境质量控制在以前的总量控制基础上有很大进步,但环保部政研中心研究员王华认为环境评价达标项目还很不到位。

“一个省可能平均已经达标了,但是省内很多地方是超标的,指标没有将这种情况考虑进去。”王华建议,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

毛显强则建议,从宏观决策的精细化上还可以借鉴美国环保部门的方式:环境经济局专门作环境经济核算和评估,作好评估之后再决策,如标准的制定等。

原标题:大气治理:从总量控制到精细管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PM2.5查看更多>污收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