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土壤修复:旧貌如何换新颜

2015-08-25 09:09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汪建沃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土壤修复土壤环境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湖南省化肥农药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主任聂思桥透露,新的土壤调理剂行业标准可能将于今年末或明年初出台。他表示,相关产品修复效果评估、调理剂相关含量等内容都将会有一系列标准出台。截至2015年4月,土壤调理剂登记产品数量共有75个,其中境内69个,境外6个。我国土壤调理剂产业发展迅速,矿物源、有机源和化学源三种土壤调理剂,在2013年产能只有101万吨,而目前已达274万吨。聂思桥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土壤修复剂、土壤消毒剂应该办什么证,由谁主管和审批。

再次,技术问题是制约土壤修复业发展的难点。由于我国各地的土壤性质、气候条件、污染程度都不尽相同,土壤污染的检测和治理技术还不成熟,因此土壤修复亟须突破技术瓶颈。中国土壤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表示,相对于已有商业化操作的工业场地污染修复,农村耕地污染修复尚以调查和开发技术为主,未进入规模化修复阶段,迫切需要成熟的修复技术支撑。

加快技术创新 运用PPP模式 方法因地制宜

专家指点未来路径

对于土壤修复未来发展中应关注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少专家表示,当前农田土壤修复尤为值得关注。刘阳生认为:“不同于工业场地采用固化稳定化的修复技术可以防范污染物在环境中暴露的风险,农田是一个生命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改变根系周围各种各样重金属污染物存在的形态。所以,就出现了有些地区土壤没有超标,但种出来的粮食是超标的情况;而有些地区土壤超过标准值几十倍,但粮食又是安全的。因此,农田土壤修复应该作为重中之重。”

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土壤修复技术上下了大力气,“863计划”也有相关科研项目,目前土壤修复技术正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农田修复尽管攻关多年,业内却未形成公认的成熟技术,许多试点尚处于探索阶段,修复费用高,有效性也待考察。“虽然换土、换耕等方法简单,但这种看似简单却实施困难的方法并不适合作为主流技术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目前,亟待开发和推广低成本的依托综合集成和先进设备的原位修复技术、环境友好的植物修复技术、快捷的化学修复技术等。”柏连阳建议,农化企业要勇于创新,积极研发生产土壤化学修复剂,特别是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承接科技成果转化。

业内专家还表示,PPP模式值得借鉴。黄道友表示,在运作上采用PPP模式,可以推进土壤修复,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方法。2014年9月,湘潭市岳塘区政府与永清环保公司按照PPP模式,合资组建了湘潭竹埠港生态治理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的投资和实施平台。污染较严重的金环颜料及周边30多亩土地作为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已通过招投标确定永清环保为治理单位,今年6月已进场施工。

黄道友还指出,对于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污染,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他认为,与换土和翻耕等工程大、耗资多的物理方法相比,在受到污染的耕地中添加化学药剂,有效稳定重金属,并通过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可减少重金属积累。通过种植水稻、蓖麻、玉米等一般植物,以及种植东南景天、麻疯树、籽粒苋等超富集植物的方式,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已完成共计60亩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示范工程,使土壤中镉、铜含量下降了10%以上。而生石灰调理土壤、海泡石吸附等办法,虽有一定效果、成本低,但不能常年使用,关键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他认为,更有效的办法是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相结合。

比德化工公司总经理黄良芥指出,常用的土壤修复剂主要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这些物质在土壤中的渗透速度和分散速度比较缓慢。如果采用微爆炸法土壤修复,就可大大提高化学品在土壤中分散的充分性和分散速度,使化学品能够快速充分分散到污染土壤中。这种修复方法尤其适用于有条件的原位土壤修复工程。

湖南微生物研究院院长张德元指出,微生物修复技术值得重点关注,利用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等,通过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降解污染物,可以达到治理的目的。

张德元强调,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原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或向污染环境补充经过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加速分解污染物,修复被污染土壤。其成本低于热修复及化学修复;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污染物降解比较完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污染物去除率高;可原地处理,操作简单。

相关评论

前景虽好壁垒高

与大气、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污染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滞后性,这使得土地污染问题在过去受到的关注较少。但随着近年来土壤污染事故频发,土壤污染治理开始成为热点,由此引爆了土壤污染修复市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差距较大,可一旦市场打开,其规模将远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治理。

原标题:土壤修复:旧貌如何换新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环境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