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综合正文

雷霆手段整治重金属超排:4年淘汰4千家

2015-09-06 15:40来源:电缆网作者:宋啸关键词:违法企业重金属超排陈吉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4年中,我国对重金属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共淘汰4000多家涉重金属超排企业,淘汰铜冶炼204万吨,铅冶炼296万吨,锌冶炼85万吨。然而,如此严厉的惩戒手段并未让超排企业们退缩。据2014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重点监控的重金属企业排放达标率仅为77.2%,情况不容乐观。

众有周知,重金属超排极有可能引发恶劣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而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实上,从2005年到2013年的八年间,仅被媒体公开报道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已有18起。据不完全统计,其中4起引起了人员中毒,9起影响到上百万人的饮水,而这些事故中绝大多数为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超排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相当巨大。据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介绍,自2010年以来,中央投入重污染治理资金172亿元,支持各地进行综合治理,推进历史遗留的铬渣的整治工作。到2013年底,全国15省堆存了半个世纪的670余万吨铬渣已经全部处置完毕。

此外,在对重金属行业的考核、执法监管、法规标准方面,相关部门也采取了措施。陈吉宁提到,2011年以来,以专项行动为重点,排查了大量重金属采选及冶炼、电镀、皮革等企业,查处违法企业2079家;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也有所下降。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我国将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并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全国核发工作。

“当然,在解决重金属超排问题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陈吉宁指出,一是部分省份重金属污染排放量增幅过快;二是规划中现在设定的这些重点项目进展比较滞后,规划还剩一年时间,全国还有30%的重点项目尚未完成,且主要涉及到投资比较大、工程量大、实施周期长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三是涉重金属企业的环境管理不到位;四是环境监管能力依然薄弱,技术支撑不足。

得益于巨大的资金投入和严厉的整治手段,重金属行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日渐完善,重金属超排的犯罪成本也在与日俱增。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明确:“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 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将构成污染环境罪。”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在解决重金属超排问题上有着坚定的信念以及割腕断臂的决心,任何敢以身试法、顶风作案的人和企业都将受到法律的严酷制裁。

原标题:雷霆手段整治重金属超排:4年淘汰4千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违法企业查看更多>重金属超排查看更多>陈吉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