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数据正文

陕西省统计局发布《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减情况调研报告》

2015-09-16 10:2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燃煤锅炉PM2.5大气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煤炭消费重点区域突出

受产业结构和区域的影响,煤炭消费重点区域突出。2014年煤炭消费重点集中在雁塔、灞桥、户县和未央,4区县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占全市的91.5%。其中,雁塔区煤炭消费量最高,达322.07万吨,占全市的33.5%;其他3个区县消费量也在100万吨以上。主要是全市煤炭消费排前5位的热电联产企业均分布在这4个区县。

二、2014年煤炭消减成效及主要措施

按照省考核办下达的目标任务和《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关中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2014年西安市要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比2013年减少158万吨。截至2014年底,西安市已顺利完成煤炭消减的目标任务,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煤炭消减量68.79万吨。2014年煤炭消减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合计减少煤炭消费量53.01万吨,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减量的77.1%。

1.部门联动,严控煤炭消费总量

(1)分解落实煤炭消减任务

为切实控制全市煤炭消费总量,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市发改委出台了《2014年西安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方案》。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消减煤炭消费;实施重点节能技改工程节约煤炭消费;加快拆除城区燃煤锅炉减少煤炭消费;完成对3万户城市居民用蜂窝煤炉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散烧煤消费;强化重点耗煤企业用能管理压减煤炭消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替代煤炭消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

(2)严格落实燃煤锅炉拆改时间表

西安市制定了详细的燃煤锅炉拆除时间表,要求2014年全市拆除单台20蒸吨以下(不含20蒸吨)燃煤锅炉不少于464台,其中,地方350台,驻军单位114台,合计压减原煤不少于56万吨。20蒸吨以上(含20蒸吨)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设施无法稳定运行,污染物做不到稳定达标排放的,2015年底前也必须拆除燃煤锅炉或更换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同时,市环保局还严格限制非电燃煤设施审批,控制热电联产项目规模总量。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燃煤煤质、除尘、脱硫设施运行情况,对煤质、烟气排放超标的企业依法限期整改并给予上限为10万元的处罚。

2014年,全市共拆除燃煤锅炉480台,总计2608蒸吨,减少燃煤67万吨,削减二氧化硫1.7万吨、氮氧化物3900吨、烟尘1600吨。燃煤锅炉的拆改,为全市去年收获211个蓝天、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

2.企业积极落实煤炭消减政策

为了解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4年煤炭消费情况及2015年煤炭消费预期,我们选取了有煤炭消费的前150家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最终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5份。有效样本企业2014年原煤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量的97.7%。

(1)超六成受访企业2014年煤炭消费量减少。

调查结果显示,62.1%的受访企业2014年煤炭消费量减少,16.1%的受访企业煤炭消费量与上年持平,21.8%的受访企业煤炭消费量增加。

煤炭消费量增加的企业中66.7%是因为企业产量增加,导致原煤消费量同比增长;煤炭消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多家企业积极落实全市煤炭消费消减任务,其中,26.9%的企业进行了煤改气,5.4%的企业煤改电,67.7%的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煤耗,少部分企业由于产量下降导致原煤消费量同比减少。

(2)企业主动节能降耗意识增强。

在影响企业下一步煤炭消减量的主要因素中,68.0%的受访企业选择了社会责任,52.0%的受访企业表示会积极响应政策要求,说明大部分企业已经树立了节能降耗理念,能够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3)2015年仍有煤炭消减潜力可挖。

90家受访企业预估企业2015年煤炭消费量将会下降,煤炭消减总量将达30万吨。煤炭消减量较大的企业为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15万吨,大唐户县第二热电厂5万吨,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万吨,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5万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锅炉查看更多>PM2.5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