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人物正文

【环保讲义】谨以此文献给我五年环保的青春

2015-09-22 09:36来源:招商电力公用事业研究作者:朱纯阳关键词:环保产业PPP模式BOT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部分 具体讲技术溢价,怎么看技术

具体讲技术溢价,怎么看技术?看什么技术?环保行业分三个子行业,第一个大气、第二个叫水,第三个固废。

大气看什么技术?我们管他叫超净排放技术。之前龙头企业是菲达、龙净环保。今年之前清新属于第二梯队集团,因为收入可能只有10个亿左右规模,而龙净环保是几十个亿的收入规模。但是为什么清新环境会成为我的首推?核心原因就是技术。未来整个环保行业进入新时代后看的就是技术。

清新环境的技术会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到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做超净排放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对超净排放有没有理解,所谓超净排放指的是达到天然气的排放水平,甚至更低,叫超净,超级的洁净。之前有一种说法叫中国不要烧煤了,包括政府有些领导出来说我们煤炭的燃烧总量2020年控制在什么水平。火电企业就不干了,说我这煤是自给自足的,天然气还要进口呢。我来个超净排放,比你天然气排放还低,行么。能做超净排放技术的企业是很多的,我们历史上是有从国外拿技术回来使用的传统,菲达、龙净环保花了很多成本,从国外拿的技术是加了一个湿式静电除尘器,大气的排放流程是先脱硝、除尘、脱硫。整个流程走完之后,他们在整个流程的最后端再加了一个湿式静电除尘器,就相当于原来尘大概30-50,我增加一个湿式静电除尘器,就可以低于5,就可以达到天然气排放。但是这个东西有个很大问题,静电除尘有一个原理就是烟气带上电荷,两侧极板靠静电吸附烟尘,普通的静电除尘要靠抖动来把极板上的烟尘抖落,而湿式的话吸附的灰尘因为已经很小了,所以需要靠水来冲,最终湿式耗水耗电都很严重;湿式的第二个缺点就是很大,必须建在脱硫塔的后面,而很多老电厂没有空余的地方,这个湿式静电除尘器大概有几百吨,大家伙,没地方放。后面想出来个办法是放脱硫塔的上面,相当于一个倒立的啤酒瓶,这样很危险,稍微一震动就会掉下来砸到人。超低排放去年才开始,还没有事故,但是风险已经预期到了。第一没有地儿,第二能耗很严重。这是国外借鉴来的方法,成本也很高。

而清新环境用的方法,它说不要在脱硫塔外面装这个,我是在脱硫塔里面装一个磨盘一样的东西,叫管束式一体化除尘器,这个就完全可以解决,他用的是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为什么他会有自己的技术?如果你看之前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有一个董事是前航天部空气动力研究所的所长,他们研究的是火箭发动机的那块,所以你看清新环境的技术路线一直与其他人不一样。当别人对脱硫的效果达到92%的时候,清新环境能达到98-99%。以前清新环境不显现出来,是因为之前不要求更好效果;但是现在超净排放要求效果,别人要加上成本,而清新要加的成本要远小于其他人。所以去年下半年,脱硫工程订单大概是6个亿,今年上半年20个亿,半年是去年全年3倍。全年的话我估计可能是5-6倍。所以一旦技术有需求而别人满足不了,这样的公司就会脱颖而出。清新环境是整个大气环保行业的大白马。你看wind里面的盈利预测,没有任何卖方产生任何怀疑。所有人16年业绩基本是0.69、0.71、上限0.72。所以很多人问我哪个子行业最好,我说实业里面肯定是大气,因为他收益最高,但是股价并不一定最好,因为已经完全体现到股价里去了。所有人都是一致预期,清新环境今年85%增长,明年40%增长,没有人怀疑,已经完全体现在股价中了。所以很多时候清新可以作为我的一个指标股,业绩没有疑问的时候,关键点就在于估值。这个公司30倍是一个合理水平,现在清新是25倍左右,所以反映到现在大家对环保行业的情绪是比较偏悲观的,但是还没有到绝望的程度。

同时我还有一个很清晰的比喻,拿清新和菲达和龙净环保相比,,菲达算是大众汽车,龙净环保在管理水平和历史经验上比其他公司强点,叫宝马,清新环境我叫特斯拉。他们三个都做超净排放,就像大众、宝马、特斯拉都是汽车,都可以在路上跑,但是原理完全不一样,尤其是清新环境。

然后第二个行业,叫水行业。如果大气行业已经进入业绩兑现期,那么水这块争议还很大。大气这块超净排放已经是极限了,但是水的要求目前还比较低,目前全国1.7亿方的每天污水处理量,大概比例是三分之一是二级排放标准,三分之一是一级B排放标准,三分之一是一级A。污水排放标准分三项,二级、一级B、一级A。但即使是一级A,也是污水。跟我们能够饮用的水还是有很大区别。在这个标准上的是饮用水体系,五类水跟一级A差不多,四类水是回用水,也叫景观用水。一到三类水才是饮用水/水源地用水,所以基本上饮用水分五类,排放最高的现在一级A也就是劣五类,所以我们对污水的处理要求是很低的,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到底有多大呢,这个市场?如果我们回到建国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家没有收过自来水水费,后来建了自来水管网,有了城市才开始收费。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没有收取过污水处理费的,因为排污量很少,工业很少。但是后来建了污水处理的管网,工业也有,民用也有,才开始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是发现,这个水从自然界拿过来用了以后排放出去是脏的,没有回流。谁能够从自然界干净的拿来水,用完之后再干净的放回去,这个公司就是碧水源。目前来说能做到地表水四类的公司也有几家,能有MBR的企业也有几家,但是不是号称小碧水源的那家公司。但是能做到三类、二类,使水能够真正回流到自然界的,目前只有碧水源的DF膜能够做到。为什么我这么看好碧水源,因为他是唯一能够扛起这个工作的公司。

这个工作有多大意义呢?我们想象一下就知道,南水北调如果建成以后一年给北京的自来水量不过就是10亿方一年,北京污水排放量一天是500W吨,我们只要拿出300W吨回用,就是南水北调的量。如果碧水源做到了,就不需要南水北调。他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个几千亿的需求,这还只是北京。所以为什么我要把它作为我最爱的标的。

这就是第二个事情,就是污水回用领域技术要求标准还很低,所以未来从不高到高的状态,就是机会。当然公司不止碧水源,但这是我们其中最看好的标的,也是目前唯一可以独立承担水循环的。

再说污泥处理,其实污泥处理的空间很低,大概每年也就20-30亿。为什么单拿出来说,因为现在做PPP都要做城市景观治理,里面有个河道治理其实也都是跟污泥治理一样的。所以看到这里面的公司我提到两家,一家博世科,一家清新环境。当然也有其他公司也声称自己有新技术,包括像天保重装,他收了一家国外公司做这个。第一污泥确实需要治理,因为污水的脏东西都到污泥去了,不治理污泥其实没有治理完,第二点这个技术原理也是可以跟河道治理的技术通用,空间可以变得很大。但是有一个问题:大家的技术都是大路货,没有谁有特别新奇的技术,都是加凝固剂,将污泥凝固下来,然后要么通过离心、要么通过压滤,晒干,或者焚烧、填埋,全都是一样的,没有新的花样。当技术同质化的时候,超额利润就不存在了。所以这个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市场空间是有的,利润水平并不一定很高。

第四个技术,也是固废的,叫垃圾资源化技术。如果说碧水源已经有业绩的话,垃圾资源化这件事情是更大的一个方向。垃圾资源化这件事情现在还没有任何实施,目前只有技术,所以未来是从无到有,再到更大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的垃圾焚烧,我们说落不了地,因为有二噁英,每个人都说不要建在自己门口。垃圾资源化解决了这个问题,垃圾热解的时候没有氧气,就不会产生二噁英。从原理上来说热解的时候可以产生煤焦油和天然气,这样他可以卖钱,当然量是有限的。目前我了解到有一个集团他有一个垃圾热解技术,这个月3、4号左右已经正式开始试车了。别人还处于基础状态的时候,他已经开车了。运行情况还没有跟踪,但是我估计第一个技术可能有小差错,但是他敢于开车,我估计离正式运行不远了。董事长说,我这个技术还是很贵的,平均下来垃圾焚烧单位投资成本到40-50W元每吨,城市大点的,全部进口设备。城市差点的,加点国产设备。然后呢,董事长说我这个60W,为什么能卖出去呢,其实我成本没有那么高,但我比别人更好,别人干不了我能干。所以有技术的公司一定会活得很好。

再回到碧水源这家公司,大家想象下碧水源这家公司净利润率水平是多少?是30%。但是大家会发现,其实真实利润率还更高,因为其中一半是土建,土建只有10%的毛利率。你扣除掉就知道碧水源有多赚钱,神雾未来也会有多赚钱。但这样赚钱是正常的,有优质的企业赚着暴利的钱这才是一个行业正常的业态,这样的公司会成为行业龙头,集中度会提升,产生千亿市值的公司。所以我说这家公司未来要看长远,碧水源要到千亿市值,这家企业未来也会。

第五个叫土壤修复技术,这个行业跟别的行业都有很大不同,因为技术、干不了事。土壤修复没有谁真正能把土壤修复好。一旦污染,无法真正修复。包括北京建工也好、高能环境也好、永清也好,重金属都在土壤里,大家都是加入些固化剂、稳定剂,下雨的时候让污染物不会流出来,也就是这个水平,而且只是一个量的问题,泄露的不超过国家标准问题而已,完全不泄露是不可能的。包括美国也是一样的做法,如果是有机物污染还好办点,处理方式要么酸洗、碱洗,把有机物洗掉,要么高温,但是这块土壤就没用了。虽然这个市场可能很大,一个湖南可能有600多亿,全国可能有上万亿空间,但是为什么迟迟启动不了,为什么先说大气十条、水十条再说土十条呢,因为这块没有合适技术。有稳定剂的公司全国有上千家,但是没有一家真正能解决的。土壤修复可以炒政策,但离真正的启动还有距离,如果真的有公司有颠覆性技术,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估值多贵也要买,因为它一定会很有价值。

公司标的的话呢,最近又开始重新吹土十条的风,因为说我们要搞试点,政府会给钱,给钱就会有项目,有项目就有业绩。但是上市公司里面关于土壤修复的公司非常少,水十条也好,大气十条也好,都有对应好多家公司。目前看来土壤只有四家,博世科、高能环境、宏达兴业、永清,宏达我还不了解,真正能够做到有业绩的,也就是高能环境和博世科。永清可能属于技术不太突出,主要是背靠湖南这个大市场。但是刚才说了,你看公司看什么,看技术。(永清貌似最近有变化,但一直在新财富路演,没有空余的精力,等新财富一结束,有几家待选标的很快就会看起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