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正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

2015-10-13 10:06来源:高科技与产业化作者:赵婉雨 杨雨寒关键词: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修复土壤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物理/化学修复,包括土壤淋洗、电动修复、固化/稳定化等修复技术的研究;

(4)化学与工程技术对植物修复的强化,包括添加螯合剂、有机螯合剂(玉米)、表面活性剂、EDTA、柠檬酸等来提高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使其更易于被植物吸收等;

(5)重金属污染评价及修复效果评价,包括风险评估、生物有效性评价、生物利用度、生物浓缩系数以及指示生物(玉米、向日葵、蚯蚓等土壤动物)等;

(6)修复机理研究,包括重金属迁移规律、生物对重金属的氧化应激反应研究等;

(7)其他方面研究,包括地下水污染、生物炭应用、建模、农艺措施、联合修复等方面。

利用TI平台的Thememap功能绘制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点技术分布图(图4)。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专利技术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植物修复(植物吸附、基因工程)、电动修复、化学修复(表面活性剂、土壤淋洗、固定修复、有机降解、化学萃取)、微生物修复、微生物培养、修复设备及污染检测设备、热处理等方面。

从专利申请位居前三名的国家(日中美)技术布局可以看出,三个国家的技术布局各有侧重点,图中红色点区域为中国(CN)专利主要技术领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植物修复以及微生物修复方面,其次是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方面,在修复设备方面,我国分析与监测设备相对落后,种类非常有限,多数依赖进口;黄色点区域为日本(JP)专利申请,日本专利技术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土壤淋洗/清洗、电动修复、土壤固化等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以及污染修复设备及监测设备等方面;美国(US)专利申请分布在绿色点区域,技术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化学修复和热解修复等方面。

重点机构布局

从表2可以看到,论文发表量较多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会、佛罗里达大学等。其中中国在前十位占据4个席位,分别为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并且排名较为靠前;其次是美国的机构,共3家,分别是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农业部和美国环境保护局,其余均为欧洲国家的机构。

而在专利申请方面,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专利权人,除了中国的两家机构外(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其余全部是来自于日本的企业。但是可以看到,日本企业的申请多集中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近三年的申请占比较低,而我国的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专利产出比达64%,是近年来专利申请的活跃者。

原标题: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重金属污染修复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