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评论正文

借金融语言说环保故事

2015-10-15 09:15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刘秀凤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信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市公司应做出表率

修改《证券法》和《公司法》,用法律手段强制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一直备受关注。虽然有关部门、证券交易所等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指引,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在及时性、全面性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课题组认为,健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绿色金融改革需要优先突破的领域之一。课题组建议,将上市公司和发行债券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等内容纳入《证券法》和《公司法》,为绿色证券奠定法律基础。

具体而言,建议在《证券法》中增加“环境信息披露”条款,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公司环境信息;增加“重大环境事件报告”条款,要求有关公司将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立即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予以公告。

同时,还要建立针对已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的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组织研究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议选择比较成熟的板块或高耗能、重污染行业适时开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试点。

“实际上,这就是让中国最好的企业能够做出表率,利用证券交易市场制度强制性比较好的特点,让环保政策在我国最好的企业平台上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陈雨露说。

上市融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建议在IPO程序中设立绿色通道。在明确绿色产业和企业认定标准的基础上,简化绿色企业IPO审核或备案程序,适度放宽募集资金用于补充绿色企业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和比例限制,加快绿色企业上市步伐。

而鉴于现阶段IPO已暂停,课题组建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绿色企业挂牌转让股份,未来如针对符合条件的挂牌企业开展转板试点,可考虑对绿色企业制定相应的优先政策。

陈雨露表示,绿色金融改革必须放在全球视野下,利用绿色金融促进对外开放的绿色化,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课题组建议将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经验作为2016年在北京召开的G20峰会的讨论课题,并将绿色金融纳入2016年G20峰会的倡议。“希望在‘十三五’开局的时候,能够进一步树立起中国绿色发展的积极形象。”陈雨露说。

■相关链接

中国绿色融资需求有多大?

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金融课题组根据不同情景对绿色融资需求进行了两个时间段的预测,并将资金需求划分为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阶段缺乏统一的相关标准、当前投资规模和投资水平以及较为准确的未来发展趋势信息,生态系统保护、气候变化适应(如森林碳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等领域的资金需求在此次课题研究中未进行测算。

低方案

落实目前已制定环境方面的规划、计划和标准所需要的资金。

2015年~2020年,低方案绿色金融资金需求为14.6万亿元,2015年~2030年的资金需求共计为40.3万亿元。

中方案

基于当前规划或实际发生投资以达到环境标准所需要的资金

2015年~2030年的资金需求共计为70.1万亿元

高方案

基于环境无退化原则,提高环境标准,实现更高水平环境保护所产生的资金需求

2015年~2020年资金需求为30万亿元,2015年~2030年为123.4万亿元

原标题:借金融语言说环保故事 我国急需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加快经济结构绿色转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经济查看更多>绿色金融查看更多>绿色信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