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正文

【技术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运行机理及运转、维护要点

2015-11-23 15:19来源:环保水圈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生物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氧化池不同高度的生物相情况

注:第一层为最底层,每层厚度20厘米,诸层都有菌胶团。

3、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

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净化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但把它作为一个微生物反应来考虑,用数学公式加以模式化的话,则一般地可以分为bod基质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情况。当bod(有机物)基质高浓度时,与微生物数量相比,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远远超过微生物生长所需。也就是说微生物的生长不受营养物质的限制,而受自身生理机制的限制,与微生物活度呈一次反应式。此时,微生物是对数增殖状态,处于生长率上升阶段。

当bod(有机物)基质低浓度时,微生物的增殖已经不再受自身生理机制的限制,而是由于bod基质浓度低,营养不足,处于生长率下降阶段。所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伴随着bod降解速度)由有机物浓度所左右,并服从一次反应式。

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实际中,往往根据具体情况使微生物处于生长率上升阶段后期或内原呼吸阶段。

4、生物相及其演变规律

接触氧化法生物膜上的生物相是丰富的,起作用的微生物包括许多门类,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生物相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细菌。它们的形态有:①游离菌。大多为体形较小的杆状菌,有时也可能是比较大型而自身又能运动的螺旋菌。细菌的种属因处理的污水种类不同而异,一般生长繁殖的细菌有无色杆菌属、假单孢菌属、芽孢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它们多数在挂膜培菌初期出现,然后消失。②菌胶团。它是低等细菌建立的胶粘物,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对被吸附的有机物加以分解利用,使有机物无机化。菌胶团多半呈垂丝状,也有蘑菇状、分枝状。③丝状菌。这是由低等细菌密切结合的高等细菌。丝状菌多数是真菌球衣细菌,是生物膜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它们的菌丝体较长,常呈乱发状。球衣菌丝体粗细一致,固着不运动,用结晶紫染色可见衣鞘和衣鞘内的圆柱形细胞,有时还可见有假分枝。丝状菌的繁殖和废水的硝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生物接触氧化法中,丝状菌是固着在填料表面它的繁殖不仅不会引起活性污泥法中的那种污泥膨胀,反而使出水水质变好。

生物膜中的真菌主要是镰刀霉菌、地霉菌和各类酵母菌等。真菌对某些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如丙烯腈等)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在正常运行和生物膜降解能力良好是,生物相中占优势的原生动物以固着性的纤毛虫为主,如钟虫、小口钟虫、等枝虫、盖纤虫、无柄钟虫等。有时有游泳性纤毛虫,如草履虫、豆形虫、漫游虫等。此外还有匍匐性的楯纤虫、游仆虫,以及钟虫游泳体等。运转稳定时,生物膜上的生物相也是相对稳定的,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一方面原生动物纤毛虫吞噬细菌,抑制细菌群体的蔓延;另一方面细菌被破坏后,又不断地繁殖生长,这就需要以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作为食料,从而净化了废水。所以,原生动物纤毛虫特别是钟虫、等枝虫、盖纤虫是生物接触氧化系统运转良好的又价值的指示性生物。在运行时,若有机物负荷或营养状况有较大变化,则原生动物的固着性钟虫、等枝虫突然消失,丝状菌稀少,菌胶团结构松散,而游泳性草履虫、钟虫游泳体大量出现,出水水质变差;反之,若原来出水水质较差,一旦出现钟虫、等枝虫,丝状菌丛生,菌胶团结构紧密,而游泳性纤毛虫减少,则说明环境条件有了改善,出水水质变好。

与活性污泥法不同的是,在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生物膜上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后生动物如轮虫、线虫、红斑瓢体虫。这些是食死肉为主的动物,能软化生物膜,促使生物膜脱落,从而经常保持活性和良好的净化功能。当轮虫类等后生动物数量多且活跃,个体肥大,则处理后出水水质好;反之,则处理效果差。一旦发现生物呆滞,个体死亡,则预示着处理效果即将急剧下降。

三、运转和管理

①有机负荷

有机负荷是反应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效能的重要指标。由于各种废水的浓度、组成不同,因此从广义上说,有机负荷应当包括具有抑制作用并足以影响处理效果的一切物质。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污染物质数量用bod表示,这一数值近似地等于各种物质所能生成能量的总和,所以有机负荷是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中单位数量微生物所能处理的bod数量(投加的、接受的)。

有机负荷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单位填料容积的污染物质负荷量(填料容积负荷);单位填料面积的污染物质负荷量(填料表面积负荷);接触氧化池单位容积的污染物负荷量(氧化池容积负荷)。常用的是填料容积负荷。即bod容积负荷=

单位时间内供给生物膜的有机物数量(bod)i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接触氧化法查看更多>生物滤池查看更多>生物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