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 学术研究热度
截至2023年7月,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统计,以ANAMMOX关键词发表相关论文已达5 864篇,其中,我国论文数3 129篇,占53.36%(图2a)。与2022年7月(2 638篇)相比,国内ANAMMOX文章发表量增长18.61%,对ANAMMOX的研究热度继续提高。但我国在中试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占比仅为2.24%和0.51%。这就意味着我国理论深究与机理实验几乎囊括了整个ANAMMOX研究内容。
如果以进水基质类型分类,国内以生活污水为基质的论文1 903篇(61%),远高于工业废水和渗滤液(12%)(图2b)。进一步追踪近5年ANAMMOX基质研究类型占比变化,国内以生活污水为基质的论文从2019年的150篇(48%)逐年上升至2023年的262篇(58%)。这说明目前我国对ANAMMOX的研究确实已不满足止步于高氨氮浓度废水,有将其拓展为大众技术的企图。
3 PN/A技术应用瓶颈分析
3.1 温度
ANAMMOX作为嗜温菌,其代谢增殖最适温度为35℃,低温使其增殖速率变缓,致反应器启动时间过长。常温条件下,ANAMMOX启动时间一般长达2个月以上。研究表明,温度每降低5℃,ANAMMOX生长速率会减缓30%~40%。温度降低会严重影响ANAMMOX活性。温度从30℃下降到10℃,ANAMMOX菌比活性降低约10倍。且低温条件下AOB、ANAMMOX菌活性下降较NOB更为明显。
ANAMMOX并不适合于低温培养。事实上,在ANAMMOX适宜的中温情况下,AOB与NOB比增长率与常温下完全颠倒,即,NOB比增长率明显低于AOB(图3);正因如此,通过微控固体停留时间(SRT),可以淘汰NOB,实现NO2-聚集(SHARON:中温短程硝化),为ANAMMOX所需电子接受体创造条件。世界上第一座ANAMMOX工程反应器便是SHARON与ANAMMOX的结合形式(两步ANAMMOX),脱氮效率达90%。ANAMMOX适用于污泥高氨氮厌氧消化液处理其实是利用了厌氧消化液出水余温(~30℃),无需对SHARON和ANAMMOX进行加热。
3.2 溶解氧(DO)
通过间歇曝气抑制NOB活性的策略不可取。间歇曝气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可促进强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产生,N2O产生量占PN/A反应器总氮去除的2.7%。设定低DO水平很难稳定地控制NOB,除非进水NH4+保持与DO水平实时协同。
事实上,在世界上第一座ANAMMOX工程反应器应用之前,针对一步式反应(CANON)相关研究已经指出,实现短程硝化的关键是对DO的精准控制。基于模拟研究揭示,NH4+与DO是耦联波动的关系;需要所需最佳DO浓度要实时跟进调整,否则,哪怕0.1 mg/L的DO浓度差别都会导致约20%脱氮效率下降,如图4所示。进言之,NH4+表面负荷越高,就又需要匹配较高的最佳DO。
3.3 pH
pH值在6.5~7.5范围内每下降0.5,NO2-积累率下降50%以上。控制pH范围只是保障了AOB与ANAMMOX菌正常代谢,并不能作为短程硝化抑制NOB的有效技术措施。过酸、过碱都会影响AOB和ANAMMOX菌生长代谢,且长期FA/FNA处理会产生高耐受性的NOB菌种。
在奥地利Strass污水处理厂,工艺特点是SBR带有由pH信号控制的间歇曝气系统。这种由在线pH响应控制的曝气系统pH波动区间极窄,仅为0.01,任何pH值响应区间微小变化,都会影响NO2-积累浓度并影响1/3的ANAMMOX活性。可见,ANAMMOX正常运行需要实现对pH值精准控制。然而,进水本身pH波动以及生化反应过程pH变化都会影响混合液pH,这就导致严格控制曝气启停响应区间(0.01)在工程上变得异常困难。
3.4 氨氮(NH4+)
随氧浓度降低,需要控制一定浓度出水残留NH4+来增强AOB活性,且不同DO水平均有相对应的抑制NOB最低NH4+浓度。因温度、pH等因素影响,导致出水残留NH4+浓度需要随时调控。
NH4+浓度在500~1 500 mg/L时,产生的FA和FNA浓度高于抑制NOB之阈值(40~70 mg/L和0.2~0.6 mg/L)。而生活污水中存在变化的低浓度NH4+(30~100 mg/L)无法产生足量FNA和FA来遏制NOB增殖。既能抑制NOB又不会对AOB造成抑制的浓度范围很窄(FNA=0.5~0.6 NO2-mg/L)。随进水水质和水力负荷变化,FNA或FA抑制NOB之策略可能并不奏效。
3.5 有机物(COD)
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碳源(COD)会导致生长速度较快的异养菌与AOB竞争O2,同时与ANAMMOX菌竞争NO2-。污水中COD决定主要脱氮途径是自养ANAMMOX还是异养反硝化。当COD>237 mg/L(高浓度)时,系统氮去除则完全由异养反硝化所控制。通过前端碳捕捉方式虽可降低COD,但以能量回收为目的的碳捕捉会使ANAMMOX反应器稳定性受到影响。
研究发现,当进水C/N<0.5时,自养脱氮才能占主导地位;当进水C/N比从0.5升高到0.75时,氮去除效率从79%显著降低至52%,当进水C/N>2时,ANAMMOX菌将不再发挥作用。事实上,市政污水实际C/N一般为约4~12,有效的碳分离不仅需要好的技术、更需要精准的控制。ANAMMOX技术应用不仅要求进水具有一定温度(35℃),还需其自带高NH4+、低COD浓度特性,这也与PN/A诞生之初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液目的相符。而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除了高NH4+、低COD的废水性质外,生产工艺过程使废水带有温度则是最佳应用场合。
3.6 运行工况
短程硝化因复杂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导致PN/A实际运行所需控制工况与实验室水平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出入。表1列出了部分ANAMMOX工程反应器所表现出的运行故障以及工艺性能所受到的影响。
显然,工艺操控运行不仅仅是自动化和信息化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靠大数据或机器学习便能统计分析出精准控制参数,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的生物工艺过程模拟与运行优化才能逐渐把握。
3.7 N2O释放
理论上ANAMMOX过程本身并不涉及氧化亚氮(N2O)产生,但不同规模ANAMMOX工艺排放N2O均有报道,见表2。这主要是源于AOB同步亚硝化及其同步反硝化途径所引起。
AOB将NH4+氧化为NO2-生物过程中主要经过羟胺/NH2OH(由氨单加氧酶/AMO催化)与次要途径硝酰基/NOH(由羟胺氧化还原酶/HAO催化)两个中间产物,可将大部分NH4+氧化到NO2-,但也存在NH4+经NH2OH或NOH经生物途径或非生物化学途径转化至N2O。AOB纯菌株培养经非生物化学途径转化N2O产量约占TN负荷的0.05%~3.3%。AOB除了亚硝化途径外,亦可通过反硝化途径产生N2O。总之,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N2O排放主要源于AOB同步亚硝化与反硝化途径,该途径中AOB反硝化与其亚硝化过程产生的非生物化学途径合在一起可使N2O产生量达TN负荷的13.3%。
可见,ANAMMOX固然能减少传统脱氮工艺需氧曝气能耗等间接碳排放,但AOB及其同步反硝化作用所释放的N2O直接碳排放量则不容小觑,有可能使ANAMMOX综合碳排放甚至高于传统脱氮工艺,毕竟N2O的温室效应为CO2的265倍。不同规模ANAMMOX反应器N2O排放差异很大(占TN负荷的0.56%~6.6%),见表2。在一些ANAMMOX工艺中,N2O排放甚至高于传统脱氮系统(TN负荷的0.1%~0.58%)。
4 PD/A途径可持续性分析
如图1所示,PD/A途径似乎有悖于ANAMMOX发展之初的PN/A少消耗氧、不消耗COD的可持续理念。
短程反硝化(Partial denitrification,PD)耦合ANAMMOX工艺(PD/A)工艺中首先需将50%NH4+先完全硝化至NO3-,继而通过异养反硝化再还原至NO2-后与剩余50%NH4+发生ANAMMOX反应完成脱氮过程。这一过程相对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虽可以节约70%碳源、50%需氧量,但相对于所谓可持续的PN/A工艺却多消耗了12.5%的O2和70%的COD(图1),且NO2-积累来自短程反硝化(限制速率),过程十分不稳定,实现高效脱氮还必须进一步协同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短程反硝化(PD)过程若对NO2-产生过程控制不严格,顺序会产生NO和N2O。研究已经显示,反硝化不彻底(至N2)是反硝化过程释放N2O的主因。可见,无论从耗氧量、碳源需求量还是从N2O释放量角度看,PD/A与PN/A相比确实不具可持续性。
5 结论
同样经历了20多年的国内热点研究与寥寥无几的工程应用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ANAMMOX之所以成为工程应用的初衷是针对特殊污水,即,具有高氨氮(NH4+)与低有机物(COD)浓度的污泥厌氧消化液或类似工业废水。
除ANAMMOX本身属于嗜中温细菌外,前端与其匹配的亚硝酸氮(NO2-)形成亦成为技术实现的瓶颈。温度、溶解氧(DO)、pH等控制手段固然可以实现短程硝化,但需要在工程上做到精准控制水平,且要应对不断变化的进水水质,这就使得综合运行控制技术变得异常复杂和难以驾驭,以至于ANAMMOX工程应用最后实际上演变为一种异常精准的控制技术。进言之,在全球普遍强调碳减排的今天,从短程硝化(PN)过程中产生的强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问题已开始为ANAMMOX可持续性投上了阴影。
跨越PN/A所产生的另一种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程应用最后同样是落脚精准控制技术。而且,与PN/A相比,PD/A无论从前端硝化耗氧量、短程反硝化碳源需求量、还是从N2O释放量等方面看都不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这就使得PD/A之可持续性颇受质疑。所以,PD/A工程化应用前景难见乐观。
总之,ANAMMOX应回归小众脱氮技术的范畴,其工程应用场景十分有限。任何夸大、扩大其应用场景的企图恐怕都是事倍功半。ANAMMOX学术研究无可非议,但对其工程应用则应回归理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2025年2月11日,澳门有机资源回收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项目现场顺利举行。澳门有机资源回收中心项目简介本项目为EPC+O(总承包+运营)模式,合同总金额18.67亿澳门元,以“未来浮岛,空中花园”为设计主题,融入澳门“岛”,展现科技“芯”。项目拟采用“高效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发电+好氧堆肥”的餐厨
沼气作为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在可再生能源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日,沼气发电领域传来了好消息,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沼气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未来,高安屯再生水厂将综合利用沼气发电、光伏发电、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实现电能自给,打造全国首座电能自给的再生水厂。(来源:
北京排水集团原创厌氧氨氧化(“红菌”)技术成功中标国家存储器基地高氨氮废水处理项目,实现集团原创技术应用转化重大市场突破。国家存储器基地高氨氮废水处理项目位于湖北武汉光谷,作为北京排水集团在半导体芯片废水处理行业的首个工程,在目前“红菌”外部市场转化项目中,规模最大、示范效应最强
5月28日,旺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分公司、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及澳马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的设计、建造及经营批给合同》。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匡彬作为旺能环境代表签署协议,美欣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单建明出席签约仪式。
在脱氮工艺中氨氮转化成氮气有很多的途径,也存在很多难以控制的中间过程及中间产物,恰恰是这些难控制的中间过程决定了最新的脱氮工艺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一下短程硝化及短程反硝化的内容!什么是短程硝化?废水生物脱氮,一般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而硝化过程分为氨氧化阶段和亚硝酸盐氧化
北京排水集团建设的国际上第一座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项目日前通过技术成果鉴定。作为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是国际上率先建成并成功运行的一座典型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示范工程,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悉,该项目设计规模为7200立方米/天,自2019年投入运行后,经过3个冬季低温期考验,成功
截至目前,北海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厂区建筑主体结构、工艺设备安装基本完成,其中地磅计量系统、预处理系统、锅炉系统等已调试完毕,并已办理消防,节能,防雷,竣工验收等手续,即将进入试运行。当前设计处理规模为100吨/日,未来将扩建至150吨/日。2020年11月,深高速旗下蓝德公司与北海市政府方代表
5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住建部科技中心”)在宜兴组织召开AOA技术工程应用效果评估暨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住建部科技中心副主任黄海群、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总工郑建平、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郭平以及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董文艺、
文章导读厌氧氨氧化工艺因其高效、低耗的优势,在废水生物脱氮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许多含氮废水领域已成功工程化应用。前期我们介绍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现与发展应用。本文结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对该技术在不同废水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情况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在脱氮工艺中氨氮转化成氮气有很多的途径,也存在很多难以控制的中间过程及中间产物,恰恰是这些难控制的中间过程决定了最新的脱氮工艺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一下短程硝化及短程反硝化的内容!什么是短程硝化?废水生物脱氮,一般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而硝化过程分为氨氧化阶段和亚硝酸盐氧化
谈论污水处理界的技术创新,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简称AGS)是近几年颇受关注的明星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方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更好的生物富集能力,以及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好氧颗粒污泥自发形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
文章导读厌氧氨氧化工艺因其高效、低耗的优势,在废水生物脱氮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许多含氮废水领域已成功工程化应用。前期我们介绍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现与发展应用。本文结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对该技术在不同废水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情况
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应用科学学院中一个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及环境领域。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以TUDelft微生物学专业为背景而成立(该专业在TUDelft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以微生物学家AlbertKlu
对QH2再生水厂旱季(汛前4月、汛后11月)与雨季(主汛期7月)进水污染物负荷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QH2进水污染物负荷受源头用水特性、管网运维状态,以及水厂抽升策略的综合影响。旱季QH2栅前液位与居民用水量均呈双峰分布,且峰值间隔时长接近。管网对上游来水的生物缓冲、稀释缓冲、容积
今年八月底,美国的水环境联合会(WaterEnvironmentFederation)公布了今年运行设计杰出奖的获奖名单,一共有三个获奖项目。水资源回收工厂案例Seneca水资源回收工厂(WRRF)由华盛顿郊区卫生委员会水务部(WSSCWater)公司运营。WSSCWater成立于1918年,是目前美国最大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公司之一,服务人口超
最近有不少读者私信小编,好奇为啥频繁撰写和好氧颗粒污泥有关的文章。小编只能说,因为这是时下的一个热点。好氧颗粒污泥自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反硝化异养菌甚至还有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它的分层结构使得颗粒污泥通过底物扩散传质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产生量逐年增加。由于氨氮是水体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对水体中氨氮的去除成为水处理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沸石是一种具有独特多孔结构的天然材料,其三维骨架中存在的大量孔隙和空穴决定了沸石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因沸石价格低廉、易
摘要:短程反硝化是非常有前景的硝酸盐废水前处理方法,可为厌氧氨氧化提供必需的底物(NO2--N),而不同碳源投加方式会影响短程反硝化的性能。在进水NO3--N为100mg/L、乙酸钠为碳源、碳氮比为2的条件下,探究了不同碳源投加方式(1次投加、3次投加、6次投加)对短程反硝化氮素转化特性及反应速率的影
3月1日,由中信环境技术牵头的联营体接管运营澳门路环污水处理厂项目。目前,中信环境技术联营体已接管了澳门半岛及路环两家处理能力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占据了澳门污水服务市场超过70%的份额,这不仅彰显了中信环境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运营能力,更体现了澳门特区政府对其服务水平的
一、引言伴随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污水排放量持续攀升,污水处理已然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核心议题。面对成分日趋复杂的污水,传统污水处理手段逐渐暴露出短板。在此背景下,臭氧高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备受瞩目。本文将深入剖析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
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区域人口集聚与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的落成带动用水需求激增,西岑水质净化厂于2025年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一重大工程不仅标志着示范区基础设施升级迈出关键一步,更以科技赋能生态治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展会时间:2025年10月07-10日展会地点:法国里昂EUREXPO主办单位:励展博览集团举办周期:两年一届(第31届)【展会介绍】法国国际环保展Pollutec由法国环境能源署(ADEME)支持举办,展会受到法国工商会、欧洲企业网络协会、能源效率和工业脱碳联盟、法国领土工程师协会等相关部门支持。自1986年创办以来
2025年1月9日,江苏中法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日月集团就浙江日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光伏污水处理厂签署托管运维合同,负责该厂所有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并确保排放达到国家及行业相关排放标准,该工业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2000m3/d,是典型的新能源行业污水综合治理项目。此次项目的签约,是双
夏日里的甘肃,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由甘肃省水利工程行业协会(甘肃水协)、宁夏水利行业协会、青海省水利工程协会、甘肃省水利学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给水排水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25第三届西北水务数字化发展论坛暨供排水节水灌溉新技术设备博览会”在兰州举办。甘肃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工程行业
近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简称“中国水协”)正式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水协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由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节碳型污水深度脱氮技术及模块化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水协科学技术
各会员单位、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准确把握我国城镇水务行业2035年的发展目标,以及水利部《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智慧水利建设推进
2025第三届西北水务高峰论坛及供排水节水灌溉博览会,活动将充分发挥甘肃省水利工程行业协会、宁夏水利行业协会、青海省水利工程协会、甘肃省水利学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给水排水学术委员会、甘肃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众多主流权威主协办单位在水务领域
各会员单位、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准确把握我国城镇水务行业2035年的发展目标,以及水利部《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智慧水利建设推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