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技术正文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2015-12-03 09:54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修复水生态修复技术环境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典型规模

在云南省高原湖泊异龙湖西岸退塘还湖区湖滨带形成具有完善引水、布水和排水设施和水质净化功能的大规模水域、滩地、岛屿和陆地等不同地貌湖滨塘库系统生态湿地600亩。

推广情况

该技术成果已在云南省高原湖泊异龙湖西岸1200亩湖滨带和异龙湖9000亩退塘还湖区进行全面推广应用。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高原湖泊退塘还湖区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设计日处理水量5万m3/d,污水来源于城镇村落生活、生产污水及农田面源污水等混合污水,2012年12月开工建设,于2013年12月完成调试并建成投产。

(二)技术指标

根据昆明绿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出具的监测报告,项目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以平均进水CODCr为101 mg/L,TN为8.29mg/L,TP0.739mg/L计,该项目每年消减化学需氧量排放465t,总氮排放102t,减少总磷排放10t。该技术具有明显的水质净化效果。

(三)投资费用

该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0万元,基建投资1500万元,其他投资1490万元,吨水投资费用为600元。主体设备寿命20年。

(四)运行费用

根据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际运行情况,年处理污水1825t,年运行费用75万元,吨水运行费用为0.04-0.06元。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130 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污染河水、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尾水、农业面源污染径流等。

基本原理

以提升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并保证长效稳定运行状态为目标,通过嵌套式增氧和分段进水技术,显著增加系统内部的溶解氧水平和进水中的碳源利用效率,提高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通过人工弓棚(ZL200610070040.9)和季节性植物配置技术,综合发挥人工湿地内部保温和耐寒湿地植物生长等作用,实现冬季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大幅度提升,确保常年稳定运行,实现出水水质全年稳定优于地表水VI类标准。

工艺流程

以薛城小沙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为例,小沙河上游来水经橡胶坝、引水渠进入表面流强化人工湿地区进行水质净化。其中,在初沉净化区设置浮叶沉水植物单元(HRT>4d),种植睡莲、菹草等耐寒性植物保证冬季运行效果。初步净化后污水进入挺水植物净化区(HRT=6d),通过环形流动增强水质净化效果,减少湿地短流的发生。随后进入挺水-浮叶净化区(HRT>9d),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的季节性湿地植物,利用植物耐寒特性保证小沙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冬季净化效果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出水通过表面流经自然湿地(HRT>113d)被进一步净化后,排入南四湖,确保入湖水质达标。

小沙河人工湿地工程工艺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该工艺采用环流等人工湿地结构优化配置技术,显著提高了抗冲击负荷能力,有效减少了湿地短流。与传统表面流人工湿地相比,结构优化配置后人工湿地CODCr、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提高约17%、34%、28%和5%。

该工艺采用湿地植物混合配置冬季强化技术,搭配种植菹草、苦草等耐寒植物,突破北方地区人工湿地冬季稳定运行的技术瓶颈。相比常规湿地,冬季CODCr、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提高36%、44%、23%和11.7%,可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

典型规模

薛城小沙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规模为5370亩,污水处理规模为6.1×104m3/d(3-10月)、3.1×104m3/d(1-2月、11-12月),该工程对枣庄市薛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

推广情况

该技术被应用在南四湖、东平湖流域的15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被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北京远浪潮科技有限公司等环保单位应用在薛城小沙河、洸府河、武河等多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中;同时应用于马踏湖人工湿地、白云湖入湖口人工湿地等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水生态修复技术查看更多>环境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