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深入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一步开放监测业务领域,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建设项目施工期监测、企业自行监测等环境监测活动。在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研究制定环境监测市场化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序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省环境保护厅、省质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
5.强化监测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鼓励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省内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仪器设备,促进国产监测、分析仪器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和省际交流合作,提升我省监测技术创新能力。(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等部门负责)
6.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建设。率先启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分步研究提出我省规范省以下环境监测监察机构职能定位、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垂直管理改革意见及市、县环保部门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稳步推进实施,到2020年全面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确保监测网络的有效运行。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培养规划,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落实好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监测岗位津贴政策。(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等部门负责)
7.建立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运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投融资和预算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做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任务的财政保障。重点加强监测大数据平台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监测预报预警、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能力等建设。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的划分,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所需人员和运行经费等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给予保障。(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卫生计生委、省质监局、省气象局等部门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相关工作。
(二)制定工作计划。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要求和我省方案,结合本部门承担的任务,尽快组织开展本系统监测网络现状调查,梳理现有监测点位、指标、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情况,制定本系统监测网络规划布局、优化调整、综合评价及监测信息互联互通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于2016年2月底前将相关情况报送省环境保护厅。
(三)强化督导检查。省政府督查室和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数智化能力,推进建成新一代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据悉,方案确立了“两步走”实施路径:2027年实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点区域率先探索以无人运维、智能采样、黑灯实验室、立体遥测为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经由2024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该条例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8月9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意见建议的公告,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美丽云南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详情如下:云南省生态环境保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公布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体牵头事项,共涉及统一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等45项。详情如下: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体牵头事项1、统一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组织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制度、规范和标准。建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指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意见提出,未来五年,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成。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
云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12月19日发布关于《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截止至2024年1月20日。全文如下: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大连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围绕典型工业园区、饮用水源地、农(水)产品产地、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和石化、化工、印染、医药等重点行业,实施调查评估、分类治理,统筹推进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到2025年,基本摸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落实重点管控新
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发布《阜新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基本摸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有效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措施,基本形成新污染物调查、监测、筛查、评估能力,按照省级有关部门要求完成一批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风险评估和环境治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9月21日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件全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初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态
9月2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2021-2035年)》正式对外发布,该规划主要为解决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管控不一致、基础建设不统一、产业布局不协调等问题。根据规划,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构建生
9月2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2021-2035年)》正式对外发布,该规划主要为解决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管控不一致、基础建设不统一、产业布局不协调等问题。根据规划,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构建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所谓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指的是类人智能,主要研究用于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的一
5月22日凌晨至23日,湖北省出现大范围大雨到暴雨天气,其中武汉、荆州、孝感等局地降下大暴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运维值守及监测,迅速调集人员物资,全力应对强降雨。截至目前,湖北电网整体运行平稳。国网湖北电力强化220千伏熊家嘴变电站等39座历史水淹变电站的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0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对黄浦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124号提案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黄浦将继续扩大建筑楼宇数据采集范围,覆盖能源消耗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依托黄浦双碳平台数据建立公共建筑“碳效码”信息库,鼓励企业申报“碳效码”赋码,整合区内数据资源,支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高效的垃圾处理与能源回收手段,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余热炉作为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烟道的通畅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发电效率。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余热炉的二三烟道堵塞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余热炉性能及整个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深入剖析烟道堵塞原
5月14日,±420千伏渝鄂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施州换流站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柔直工程专用套管状态监测系统稳定运行一个月,为穿墙套管安全运行提供了全天候智慧监护。±420千伏渝鄂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承担着华中电网与西南电网异步联网的任务,穿墙套管作为该工程电能输送的“咽喉
日前,湖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湖北±800千伏大冶换流站50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倒充电试验。该试验在华中区域属首次开展,检验了大冶换流站交流系统一次、二次设备的投运质量,为推广GIS倒充电试验方法打下了基础,也为该站交流系统启动调试提供支撑。大冶换流站是±800千伏金上—湖北特
近日,陕建控股所属铁建公司承建的西安330千伏城南变电站全面完成调试并顺利运转,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认定,该变电站为国内首座地下330千伏变电站。该变电站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与文艺路交会处。全站地上一层、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达6855.9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座10千伏消弧电圈及电容
据各盟市上报的能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区动力煤、焦炭价格小幅下降,天然气价格小幅上涨,成品油价格“一上一下”两次调整。一、煤炭4月份,全区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为312.85元/吨,与3月份相比(下称环比)下降0.61%,与2024年4月份相比(下称同比)下降8.58%。其中,东部褐煤平均坑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请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后,正式批复依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电力分中心。该中心承担电碳计量体系完善、基础试验能力建设、电碳计量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等职责。近年来,国网山东电力创新开展电碳计量关键技术研究、系统平台建设,构建并逐渐完善
五一的金陵城浸润在鸟语花香中,而南京电厂内却激荡着另一种炽热。当千家万户享受假日时光时,南京电厂检修人员正奋战在2号机组调停检修的战场上。他们以专业为刃,以汗水为墨,在纵横交错的管线间书写责任,在轰鸣的机械声中诠释担当,用专业的知识和责任编织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用心守护节日里的
导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移动源污染成为主要的污染因素之一。国务院于2016年11月份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明确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日前山东省菏泽市发布了《菏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全文如下: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菏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直各单位,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菏泽市生态环境监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淄博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8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
日前,环保部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同时披露十三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清单。清单覆盖950项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监测类标准、环境基础类标准、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工程技术规范、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及实施评估。据仪器信息网编辑不完全统计,仅
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官网了解到,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精神,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精神,加快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以下为《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全文:一、工作目标按照全面设点、全省联网、自动预警、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公布。根据部署,到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将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基本建成天地一体、密切协同、信息共享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方案》提出,加强卫星遥感、无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该省将率先启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试点,到2020年全面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确保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有效运行。方案提出,加快推进该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首先建设涵盖大气、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环境监测作为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当前环境状况及未来的变动趋势,为污染源控制、环境管理控制等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数据依据,重要性无需赘言。近些年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得到国家的大力重视,有形之手强力助推,市场热度持续升高,无形之手加以完善,使得整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